首頁- 社會 > 詳情

                  暴?雨?!大?暴?雨?!內蒙古的莊稼可咋辦?

                  2023-08-01 09:22:40來源:青橙融媒

                  受臺風“杜蘇芮”北上影響

                  7月31日到8月2日

                  內蒙古局部地區出現

                  持續強風暴雨天氣

                  31日下午

                  內蒙古發布黃色預警

                  對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資料圖】

                  提示做好防御措施

                  注意防災避險

                  預計此次降雨將持續三天

                  其中中部偏南和東南部有大雨

                  局地暴雨

                  并伴有短時強對流天氣




                  當前正處于農業生產的關鍵時刻

                  颶風暴雨都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

                  內蒙古有1.72億畝耕地

                  糧食產量排在全國第六位

                  也是全國13個糧食重點生產省區之一

                  作為“十九連豐”的糧食大省

                  面對強降雨天氣

                  可能引起農業災害

                  造成糧食減產的情況

                  內蒙古做足準備

                  穩住“飯碗”




                  全區基本情況

                  目前,全區大部地區玉米進入大喇叭口至抽雄期、東部區大豆進入開花期,馬鈴薯處于現蕾至開花期,本輪降雨區與前期強降水地區高度重疊,容易導致低洼農田土壤過濕,使作物根系缺氧,可能加重漬澇對玉米、大豆、馬鈴薯等在田作物生長發育的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



                  提早安排部署

                  自治區農牧廳印發《關于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各地應對極端天氣的影響,組織開展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及早落實防御措施,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減少因災損失。

                  加強災害天氣監測預警

                  實施災害情況周調度,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加強土壤墑情和災害天氣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防御措施,汛期以來發布土壤墑情信息280期,農田漬澇專題預警2期,累計發布888期病蟲情報。


                  強化技術指導

                  內蒙古組織農戶提前疏通排水渠道,準備抽排水機械設備,強降雨后,指導農戶及時落實強排、扶苗、追肥等田間管理措施,促進受災作物苗情轉化,盡快恢復生長。截止目前實施機械搶排32.1萬畝,對生育期推遲的作物噴施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129.3萬畝。

                  加大抗災物資保障

                  截至目前,盟市和旗縣自籌資金700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葉面肥、農藥等救災物資、技術服務補貼等,抵御風暴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同時督促保險公司及時查勘定損、盡快理賠到戶,最大限度支持減少損失、恢復生產。


                  標簽:

                  上一篇:有山有水有果香,世外“杏”源烏素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