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詳情

                  “仁愛媽媽”守護困境兒童快樂成長

                  2023-04-07 11:08:01來源:內蒙古日報

                  “同學們,大家在下筆時要注意力道……”走進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團結小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仁愛媽媽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仁愛媽媽”)組織的博愛公益學堂正在開課,特邀書法家田華全老師為志愿服務隊幫助的單親、留守等困境兒童講授書法。

                  博愛公益學堂是“仁愛媽媽”專門為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博愛寸草心項目救助的單親失依兒童、留守兒童、孤兒及困難家庭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項目,為孩子們提供學習輔導、成長陪護、安全教育、心理輔導等課外教育,每年都要舉辦至少50場,旨在彌補家庭之愛的不足,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幾年來,上百名來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在這里學習、成長,志愿者們用媽媽般的愛溫暖著孩子們的心田。


                  (相關資料圖)

                  “田老師,您能給我示范一下嗎?”課堂上,年僅10歲的小旭對書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大大方方舉手提問,自信開朗的樣子讓仁愛媽媽志愿服務隊隊長劉玉敏頗感欣慰。

                  “小旭和他的姐姐小昱,都是志愿者們看著長大的。我還記得七年前第一次見到兩個孩子時,他們的父親剛去世不久,他們的母親悲痛萬分,辛苦打工拉扯著兩個孩子,日子特別清苦。我們多方奔走為他們籌集善款,定時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博愛公益學堂開辦以來,兩個孩子一直堅持來參加,眼見著越來越自信,也愈發活潑開朗。”劉玉敏說。

                  姐弟倆的母親曹女士說:“‘仁愛媽媽’給了孩子特別多的關愛,幫助我們從困境中走出來。孩子們在博愛公益學堂學知識、長見識、交朋友,每個周末都過得充實又快樂。”

                  在博愛公益學堂,這樣的動人事例不在少數。在“仁愛媽媽”的幫助下,孩子們一改最初的自卑、封閉,變得活潑、自信、開朗了,學習成績也不斷提升,不少孩子考入了自己心儀的高中和理想的大學。

                  “仁愛媽媽”團隊成立初期,只有十幾名紅十字志愿者,如今已有224名志愿者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團隊總服務時長超過5萬個小時。不少志愿者還主動承擔起責任,對孩子們進行一對一幫扶。

                  初中生小徐從小跟著父親一起生活,他的父親十幾年前因意外致殘,只能依靠輪椅行動。由于家庭原因,小徐一度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與他人交流。

                  為了打開這個青春期男孩的心結,仁愛媽媽志愿服務隊副隊長張冰潔決定一對一幫扶小徐。她時常開導小徐,與他深入聊天,幫他排解心中的煩惱,張冰潔還特意帶小徐去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漸漸地,小徐把張冰潔當成了自己信賴的親人,有什么煩心事兒都會和張冰潔說。

                  小徐的父親徐先生感激地說:“孩子到了青春期,我們之間不太好溝通。張老師給了孩子特別多的關心和幫助,非常感謝。”

                  每逢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仁愛媽媽”還會組織孩子們一起學傳統文化、品傳統美食,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劉玉敏說:“我們就像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一樣,盡力讓孩子們開心地度過每一個節日,在愛中成長。”

                  幾年來,“仁愛媽媽”堅持不懈地為特殊家庭的孩子們提供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的呵護以及情感上的關愛,劉玉敏說:“希望‘仁愛媽媽’能像一束光,為孩子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用愛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保駕護航。”

                  “長大以后,我也要把這份愛一直傳遞下去。”已上初二的小昱說。

                  標簽:

                  上一篇:環球關注:消防安全 科普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