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資是春耕生產的主要物資,今年,農資市場有何變化?農資供應是否充足?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資料圖】
農資儲備足價格穩
天氣轉暖,內蒙古春耕備耕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日前,記者走訪呼和浩特市農資市場發現,農資供應儲備充足,價格穩定,農戶抓住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購買農資、平整土地。
3月25日,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富友農資經銷部,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有玉米、小麥、蔬菜等各類種子,前來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店老板忙著介紹品種、產量。店老板說:“我們準備了充足的農資,并嚴把質量關,確保農戶有好的收成。”
和林格爾縣農戶劉月旺告訴記者,他種了7畝多地,以玉米為主。“近幾年,種地收益提高了,又是機械化操作,大家積極性很高。為了種好地,購買農資的時間也早,并舍得投入。”
采訪中,記者從呼和浩特供銷社了解到,根據全系統各旗縣區農資部門當前庫存的農資價格情況綜合反映,各類化肥的主流價格情況分別為:磷酸二銨4200元/噸,尿素2650元/噸,復合肥因碳磷鉀等元素含量配比不同,價格區間為3400~4000元/噸。
優良種薯供應充足
馬鈴薯種植是武川縣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當地主要經濟作物。在內蒙古旭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武川縣馬鈴薯育種中心庫房內,儲備著2萬多噸不同品種的種薯,工人們正在進行分揀、裝袋,它們將被運到田間地頭。
“產量高不高,良種是關鍵。”內蒙古旭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云昊介紹,不同的馬鈴薯種薯品種,種植出來的馬鈴薯色澤、口感都不相同。目前他們已經培育出旭豐一號、中薯-早45等品種,這些優質旺銷的種薯能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收益。目前,優良種薯儲備足,種類多樣,能滿足呼和浩特農戶的種植需求,也能滿足全國各地各類種植區域的多重需求。
在田間地頭,武川縣的農戶們除了忙著做好選購種子等春耕備耕工作,還積極學習種植技術。羊場溝村農戶韓鳳平今年計劃種植200多畝馬鈴薯和葵花,前幾天他參加了自治區“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培訓課,學習如何通過肥料搭配來增產增收,今年會應用到種植中。
穩產增產有保障
連日來,記者在土左旗、武川縣的農資市場、田間地頭看到,化肥、農藥、農機等物資儲備足,高標準農田也緊張建設中,為春耕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在武川縣可鎮供銷合作社,一輛輛滿載著化肥的貨車駛入院內。工作人員稱重后,將化肥卸車。供銷社各個庫房里,儲存的二銨、復合肥、尿素等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武川縣潤禾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忠說,目前已儲備化肥、農藥、農地膜等各類農資3280噸,還采取擔保貸款等方式,幫助解決部分農戶資金短缺的問題,避免耽誤農時。
在土左旗畢克齊鎮北店村的高標準農田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高速運轉,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土地平整工作緊張進行中。
為有效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今年呼和浩特市將在土左旗和托克托縣新建高標準農田12萬畝,將農田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能排能灌、宜機作業、環境友好、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春播前將完成所有田間工程施工。項目完成后,全市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將達到149.2萬畝。
據呼和浩特市農牧局副局長高鳳芹介紹,春耕期間,全市需要種子9萬噸、化肥11.1萬噸、農藥180噸,目前農資儲備比較充足,高于去年同期。農機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大型拖拉機7.9萬臺,農機配套機具達到9.5萬臺。今年糧食生產面積呈穩中有增的態勢,農戶種植意向良好,為糧食穩產增產奠定了基礎。
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
為維護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確保廣大農戶買到放心農資,連日來,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3月26日,記者跟隨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到農資市場檢查,圍繞化肥、種子、農藥、農膜等重點農資,深入轄區及周邊鄉鎮商鋪,重點檢查經營戶是否存在囤貨居奇、價格欺詐、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執法人員還對各店經營資質、進銷貨臺賬進行審查,查看農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及進貨憑證等相關材料,督促經營戶誠信守法經營。
據記者了解,此次專項整治工作范圍包括市內四區和各旗縣區全域,生產和銷售全領域,獲證產品和非獲證產品多類別多領域產品。由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樣封樣檢樣,依據監督抽查計劃抽檢農資產品的產品質量,市、旗縣區兩級質量監督管理執法人員以“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監督檢查,為農資產品質量安全附上雙保險,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農資市場。截至目前,已對13家化肥、農膜、滴灌帶生產、銷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進行了檢查,抽查19批次,未發現問題農資。這項整治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