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詳情

                  【鏡鑒文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做到了我們心坎里” 我市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幸福生活家園|世界觀速訊

                  2023-03-22 08:05:59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資料圖)

                  便民市場環境煥新顏,老舊小區“精美”變身,背街小巷華麗蝶變,小游園如詩如畫……如今,漫步在首府城區的大街小巷,能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舒適與便利。

                  近年來,我市科學規劃、依規建設,促進城市建設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中心城區、旗縣基礎條件和公共服務功能全面改善提升。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長期以來關心的老大難問題,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提高,讓群眾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中過得更加幸福。

                  三月的清晨,初升的太陽撥開云層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漫步在位于北二環附近的北山公園,一絲絲涼風掠過,讓人神清氣爽。家住附近小區的李大爺和往常一樣在晨光中揮舞著太極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這種幸福生活的源泉,來源于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來源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來源于各級黨委政府的民本關懷……

                  “小區里樓棟做了外墻保溫處理,家里的溫度就升起來了,冬天再也不冷了。同時,還為我們換了地下管網,污水不堵了,自來水也正常了。老舊小區改造真是一件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玉泉區長和廊街道萬峰小區的居民們對小區的變化交口稱贊。

                  居民們口中的民心工程,是指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及小區環境整治工作。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讓老小區煥發了新光彩,激發了城市動力,提升了城市能級。

                  我市從細微處發現問題、補齊短板、提升品質,以“點”的突破帶動“面”的提升。建立健全日常保潔和垃圾清運等城市管理常態長效機制,實現城市(縣城)物業服務或業主自治管理全覆蓋。去年,我市打通了多年“堵而不通”的興安南路、包頭大街、烏海東街等“斷頭路”27條,新華大街、大學東街、北垣街等7條重點街道更新工程全部完工,改造背街小巷140條,治理道路擁堵點97處,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92個,實施棚戶區改造8個,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72套。建成口袋公園和社區游園316個、城市綠道309.2公里;城市大腦3.0正式上線,“愛青城”App便民服務事項超過160項、注冊用戶122萬,城市保障能力、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今年,我市還將實施城市大腦升級工程,建設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燃氣、智慧供熱、智慧河湖等項目,打造多元化、多場景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新格局,全力推進城市管理與服務實現精細、精致、精品化,努力打造和諧宜居城市。

                  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一條條背街小巷精致如畫,一個個農貿市場提檔升級,一座座公共衛生間明亮整潔……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文明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近年來,我市積極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豐富、便捷的公共服務,圍繞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全力構建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人民滿意的宜居家園。此外,為了讓鄰里關系和諧起來,我市各社區圍繞“鄰里守望”“鄰里互助”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拉近了社區居民間的感情,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文明友善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不斷涌現。“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做到了我們百姓的心坎里。”感受到生活中的新變化,市民們拍手稱好。

                  啟航新征程,今年,我市將繼續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標簽:

                  上一篇: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為企業育人才 全球獨家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