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詳情

                  打造和諧宜居環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呼和浩特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八大環境”建設系列報道之六 天天要聞

                  2023-03-16 08:07:00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成功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獲評“2022年高質量發展十佳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幸福城市”“全國美好生活城市”……一項項“國字號”榮譽, 擦亮了首府和諧宜居的新名片。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宜居”二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持續提升城市品質,通過加大城建補短板、精細管理優環境,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和諧文明的美麗家園,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力助推“美麗青城 草原都市”建設,讓人民群眾在共享城市建設成果中不斷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

                  “現在路通了,出行更加安全方便了。”提起我市打通“斷頭路”為民辦實事的舉措,市民劉海濤高興地說道。

                  2022年,我市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和道路品質提升,建設市政道路,打通“斷頭路”,加快背街小巷建設,城市“微循環”更加暢通。三環路、金海路東延伸段主體結構全線貫通,巴彥高架路、金盛快速路建成通車,30條新建續建道路全部完工,打通“斷頭路”27條,新華大街、大學東街、北垣街等7條重點街道更新工程全部完工,改造背街小巷140條,治理道路擁堵點97處,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老舊小區改造事關城市提檔升級,更關系百姓安居樂業。“我們小區建成已有30多年了,經過提升改造,如今小區環境變得干凈整潔,之前經常困擾我們的下水管道問題再沒出現過。”家住玉泉區萬峰小區的張先生談及小區改造前后的變化連聲道好。

                  近年來,我市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突出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風貌、改善人居環境,切實加快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建設,越來越多的老舊樓院從“面子”到“里子”煥然一新,為老百姓幸福生活“加碼”。2022年,共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92個,實施棚戶區改造8個,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72套。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推窗可見綠、出門即入園”成為市民的普遍期盼。家住賽罕區永泰城小區年過六旬的李愛梅和張芳兩位老人,幾乎每天都會結伴到家門口的沿河步道、口袋公園等地鍛煉、聊天,共同享受家門口的綠意盎然、舒心便利。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精心規劃城市、精心建設城市,統籌首府藍綠空間及各類自然生態要素,依托大青山淺山區、大小黑河水系生態帶、城市道路綠廊系統和全域綜合公園體系,織牢中心城區“內核”與近郊生態屏障之間的循環流通之網,盤活城市綠地經絡,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空間,讓城市變得更加綠色、宜居,為人們在家門口擁抱“詩和遠方”提供了更多可能。2022年,共建成口袋公園和社區游園316個、城市綠道309.2公里,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也得到美的享受。

                  如今,“和諧宜居”正不斷嵌入首府人民的幸福生活,漫步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整潔的環境、旖旎的風景、有序的交通、健身的人群……一幅生態宜居、幸福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劉慧慧

                  標簽:

                  上一篇:新高考來了 如何報?怎么考?——市教育局組織專家解讀新高考政策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