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詳情

                  【青城故事】呼和浩特馳名遐邇的召廟文化

                  2023-02-01 10:08:16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資料圖】

                  呼和浩特歷史上曾被稱為“召城”。民諺“一座城池半城廟,百座召寺山川繞”、“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數上來的喇嘛三千六,數不上來的無其數”等,生動地說明了召廟文化在呼和浩特的重要地位。

                  “召”,是專指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寺廟而言。歷史上,呼和浩特召廟的大量建造和召城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明、清兩代。據記載,呼和浩特曾建造過幾百座寺廟,其中主要是喇嘛教的召廟。尤其是清初的順治年間到康熙年間,得以迅速發展,筑廟的地域進一步擴大,密度也急劇增加,其間,共建了召廟約50余座。第三次建廟高潮是在雍正到乾隆年間。這一時期,又先后建造了20余座召廟。明、清兩代所建的百余座召廟,幾乎都是在這三次建廟高潮中所建。到“康乾盛世”,是呼和浩特地區喇嘛教發展最繁盛的時期。當時,呼和浩特市區及周圍地區約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屬于召廟的廟產,可謂是召廟林立,信徒眾多,佛教鼎盛的時代。

                  《歸綏縣志》載:“蒙人自王公迄民庶,無不尊奉喇嘛教”,深刻說明喇嘛教已深入蒙古族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民眾的精神生活之中。“先有大召寺, 后有歸化城”,生動地說明這座城市的獨特的建城史。

                  絢麗多彩的“召廟文化”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人、旅行家和專家學者們來到這里,一睹召城的風采。

                  召廟文化是呼和浩特旅游業的一張歷史和民俗名片。

                  標簽: 呼和浩特 重要地位 絢麗多彩

                  上一篇:環球關注:“熊孩子”惹禍?過了個年 車被炸爛了 呼和浩特這車主太郁悶~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