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清水河縣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這里是有名的黃河大峽谷。在這里,有著難得的美景——長城與黃河交匯、握手。黃河、古村、明長城……奇險的地貌和古樸的韻味,黃土文化、黃河文化和窯洞文化在這里融匯一體,立體展現了兩千年黃河古文化,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
古云中郡托克托縣位于黃河上中游分界處,在這里,黃河與沙漠相遇,一邊是滔滔黃河水,一邊是連綿起伏的庫布其沙漠,形成一半水、一半沙的秀美景色。托克托縣按照沿黃休閑觀光經濟帶發展定位,傳承沿黃地區文化脈絡,推動沿黃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市依托黃河濕地、黃河大峽谷、長城遺址,以及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建設黃河“幾”字彎旅游線路,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黃河文化源遠流長,她承載了最為經典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也給予了藝術家們無盡的創作源泉。2022年5月和7月,內蒙古美術家黃河文化主題采風寫生活動成功舉辦,來自我區的四十余位優秀美術創作骨干組成的采風團,分別在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包頭、烏海和巴彥淖爾黃河沿岸五個盟市、七個旗縣區開展了兩期黃河文化主題采風寫生系列活動。藝術家們走進壯美的黃河大峽谷、走進河套灌區的萬畝農田,在黃河與長城握手交匯之地,在水利樞紐高聳的壩體上,零距離感受母親河自然風貌與人文情懷交相輝映的同時,采集鮮活生動的第一手創作素材并用手中的畫筆傾力刻畫黃河形象,描繪黃河圖景,講述黃河故事。 2022年9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與自治區政府共同舉辦、沿黃九省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承辦的“中華頌——2022年黃河非遺大展”在我市開展。活動以“講好黃河故事 延續歷史文脈”為主題,舉行了“大河之魂”黃河非遺展覽、“大河之韻”黃河非遺展演、“大河之約”黃河非遺社教活動等,吸引了眾多觀眾。 受益于黃河,一座座傳承著農耕文明的古老村落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地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村容村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蛻變成宜居、富裕的好地方。在黃河岸邊的山梁之下,托克托縣郝家窯村,形成了一條以葡萄采摘和餐飲服務為一體的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帶,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鄉村旅游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2022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按照“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發展思路,我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提升黃河文化傳承能力,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文化藝術交流互鑒,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文化整體保護、活態傳承、創新發展。 我市積極加強黃河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尤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展黃河非遺調查和記錄工作,對黃河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全面、系統記錄,推進綜合性非遺傳承、體驗場館建設。如今,我市正在積極探索黃河文化旅游的融合,希望通過統籌黃河流域可看可覽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現代文旅優質資源,建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實現文化+生態+旅游全面聯動。依托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以及草原、沙漠、濕地等自然景觀,創新研發農業+旅游、工業+旅游,塑造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建設一批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彰顯黃河文化的旅游景區、街區。推動文化旅游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