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詳情

                  環球微頭條丨增加公園綠地 豐富道路景觀 美化城市建設 請收下這片園林帶給您的幸福感

                  2023-01-11 08:21:05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園林綠化景觀(2022年8月份攝)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 攝

                  園林綠地是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休閑娛樂場所。近年來,我市著眼民生、改善民生、呼應民生,不斷加大對城市公園綠地廣場的改造力度,見縫插綠,新建改建一批集健身、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公園,讓這座魅力之城更加美麗,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城區: 見縫插綠 城區綠地不斷增加


                  (資料圖)

                  近幾年,我市園林建設不斷蝶變,特別是點綴于大街小巷和高樓大廈間的“口袋公園”,讓“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成為居民生活中的幸福事。新城區一直以來都存在綠地面積少的特點,而為了彌補這個短板,近年來見縫插綠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口袋公園”成為了園林部門為市民創造綠色家園的主要方法。

                  2022年,新城區鐵路小區南門附近增添了一處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園”。在夏秋時節,那里不僅有隨風搖曳的花朵、茂盛的綠植,還有精致的石椅石桌,一個充滿生趣與溫馨的和諧場景就呈現在人們眼前。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融和園。眼下雖然已是隆冬時節,但每天來到融和園休閑散步的市民還是有很多。

                  “這種小公園夏天有夏天的美,冬天有冬天的靜,早晨起床后不用走遠,來到公園就可以伸伸胳膊抻抻腿,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然后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回家吃早飯,真是太舒服了。”鐵路小區居民樊大爺說。

                  據了解,融和園是在2022年7月份開始進行提升改造的,以前這里就是一處綠地,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對此處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按照周圍居民區的風格打造了這處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口袋公園”。

                  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工程股股長王美荷說,2022年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建設了大小不等的“口袋公園”75個。這些“口袋公園”和綠地公園具有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性分布的特點,見縫插針地出現在高樓云集的中心城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同時也可以滿足居民對公園綠地的需求,既提升了城市景觀效果,又體現出城市文化內涵。

                  回民區: 綠化不歇 美化村居展新顏

                  “家門口的環境變好了,心情也美了!”家住段家窯村的王建軍老人感慨地說。老人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經過城中村的改造,村里的道路硬化了,墻面粉刷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可就是少了點色彩。今年,村里在進行了全面美化,不僅增加了一面面創意十足的彩繪墻,還增加了精致的園林景觀,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讓村子里的農家院經營也跟著熱鬧了起來。

                  美麗的段家窯村(2022年8月份攝)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 攝

                  在段家窯的村口,園林部門利用村中道路兩側的空間建設了一個“口袋公園”,園內建有步道、涼亭、長廊等,栽植喬木、亞喬木等綠植,設置小型休閑廣場,滿足村民生活休憩的需要。

                  今年,回民區園林部門在段家窯村全新打造了一個“口袋公園”,與常見的“口袋公園”不同,這個“口袋公園”由村口的公園和村里一個個精美的花境組成。20多種花材打造出了景色艷麗的花境,不同花期的花材則讓整個公園呈現出四季有景的效果,各具特色的花境也展示著首府新農村的巨大變化,“五分鐘綠色休閑圈”更讓村民在家門口感受到“小改造”帶來的“微幸福”。

                  “2022這一年,回民區錨定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發展城區’目標,大刀闊斧推進城市更新,從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和人居環境、提升宜居品質等方面入手,補短板、強優勢,按照修補城市、清洗城市、整理城市、點綴城市的思路,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通‘斷頭路’及城市綠道、‘口袋公園’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對一間房和段家窯村進行綠化提升改造,一間房村改造面積36000平方米,段家窯村改造面積5000平方米。同時還重點改造了一間房村,將一處53畝的廢棄大院改造成一處綠化公園,栽植的地被中有80%為宿根類苗木。 改造前廢舊大院塵土飛揚、垃圾成堆,改造后綠意叢生,花海遍布,提升了鄉村的整體顏值。在提升老舊小區示范點周邊環境時,對沿河西路進行綠化提升改造,改造面積8000平方米,讓市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城市‘氧吧’帶來的愜意。”回民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主任丁曉宇表示。

                  玉泉區: 增綠添彩 托起居民幸福感

                  “原來鍛煉、健身只能去大公園,現在一出小區門就有公園,我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說起自家小區門前增加的“口袋公園”,家住玉泉區鼎盛國際小區的居民王女士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伴隨著玉泉區“口袋公園”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曾經不起眼的邊角地、空地或廢棄空間,經設計整修變身為亮麗實用的“口袋公園”,成為市民美好生活新標配。在2022年,玉泉區園林綠化工作以改善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綠色活動空間為目標,在整體布局、植物搭配等方面下足功夫,在保證安全有序、綠化質量的同時,打造城區綠化亮點。按照“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目標,計劃新建及改建民大附中西北角驛站、文博路與世紀十八路交會處、昭君路與濱河北路交會處等65處“口袋公園”、社區游園,其中含10處體育運動公園,面積共計約6萬平方米。設計利用轄區內城市主干道及社區園路相鄰的零星土地進行邊死角建設,針對主題特色不顯、景觀風貌不佳、游憩設施缺失等問題,通過一系列微更新手法,營造喬灌草多層次配置、色葉開花季豐富的觀賞效果,塑造休閑娛樂、鄰里交往的活力公共空間,打造傳達人文關懷的主題游憩綠地,加大了老舊小區、社區周邊公園稀缺地區的建設。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重點圍繞內蒙古大學南區等學校周邊新建40公里城市綠道,通過主題印象、空間梳理、節點添彩、豐富體驗為設計策略,梳理喬灌木生長空間,賦予道路主題特色,添彩道路交叉口空間,實現自然鏈接、綠色科創、康養健身、文化探尋等功能,推進‘五宜城市’建設。”玉泉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馬明介紹說。

                  綠化提升改造后的一間房村(2022年8月份攝)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 攝

                  賽罕區: 城市綠道 提升市民慢行體驗

                  賽罕區雙臺什街今年多了一條格外醒目的紅色綠道,路過的市民只要踩在上面,就會感覺到彈力十足,異常舒服。沿著這條綠道一路前行,不知不覺間走進一處“口袋公園”內,這是賽罕區結合轄區道路、地形等現有資源新建的一條城市綠道。除這條綠道外,還有東影南路、包頭大街、大黑河南岸等處,一共新建了70公里的城市綠道,依山而行、傍水而憩、穿林而游、踏草而嬉,按照這一設計理念,我市建設高品質草原都市綠道,搭建生態廊架,構筑生態廊道,盤活城市綠地整體經脈,因地制宜,相繼建成濱水型、公園型、郊野型、山地型、社區型、草原型,多種多樣的綠道,將破碎化的生態斑塊有效串接,構筑起相對連續的生態綠廊。結合綠道建設,不斷優化植物群落配置,增加鄉土植物的使用量,適地適樹,營造豐富多樣的景觀。同時,以綠道布局串聯各節點公園,構建城市綠道網絡體系,形成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承載市民活動功能的綠色連續空間,提升市民健康舒適的綠色慢行體驗,不斷推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文/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馬妍 李娟)

                  標簽: 呼和浩特 服務中心 段家窯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