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
聚焦高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
城中村治理是超大城市治理的難題之一。8月29日,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來到開展社會治理改革試點的白云區江夏聯社,通過打造村居級智慧指揮平臺及“江夏微聲音”小程序,賦能城中村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社區管理立體化、信息化、可視化、可控化、可交互。
(資料圖片)
調研行第二站來到廣州律師大廈,2020年8月成立的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為超3000個商事主體提供了高效專業解紛服務,作為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調解中心還被寫入了《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入選“2020年廣東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案例”之“法治保障優勝案例”。
白云區江夏聯社
白云區江夏聯社:
構建城中村智慧治安防控體系
走進江夏公園,紅色塑膠步道映入眼簾,步道兩旁種著綠植和花草,一旁是標準化建設的泳池,對面是7人制足球場,三層樓的體育館也即將投入使用,這里正成為周邊居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然而幾年前,這里卻是美食廣場、批發城等較為散亂的經營場所,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白云區對該地段進行了重新規劃,著力打造江夏公園。
江夏聯社變化更大的還是“精氣神”。
租客資伯來自湖南,退休后來到江夏的兒子家,閑暇時間約上好友到小廣場打乒乓球。“我們有一個群,十幾個人,每天都約出來打球。”資伯告訴記者,村子里很干凈,“管理很好,住著放心。”
江夏經濟聯合社位于白云區黃石街道轄內,占地2.2平方公里,出租屋2703棟,約5.2萬套,常住人口5171人,外來人口約6.7萬人。
這里出租屋縱橫交錯,外來人口嚴重倒掛,各類治安要素復雜,是白云區最復雜的城中村之一。
江夏綜合智慧指揮平臺
近年來,江夏聯社全力筑牢城中村安全防護圈,圍繞“建、管、用”全周期、各環節,打造了白云區首個村居級智慧指揮平臺,將基礎數據更新、視頻監控調度、聯防力量調動等功能集于一身。
“將‘人、物、車、場、網’5個方面40類近200項數據納入平臺進行管理,并結合‘人防+技防’,配備2271支攝像頭、19臺執法儀、2臺無人機,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立體化的城中村智慧治安防控體系。”黃石街江夏經濟聯社黨委副書記李俊兵介紹。
為調動居民共同參與基層治理,開發了“江夏微聲音”小程序,居民通過小程序反饋問題,后臺人員轉辦給相關線口處理,實現“上報-解決-反饋”即日辦機制,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截至今年8月11日,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4.7%,江夏聯社警情連續4年下降。
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
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
為3000多個商事主體提供高效解紛
一宗涉案金額不大的案子,原被告雙方杠了近十年。接受訴中委托后,調解員蘇萍給雙方算“經濟賬”,一周時間內調解成功,雙方握手言和,并且有了再合作的可能;標的5800萬的股權回購糾紛,調解員張欣以“背靠背”方式找到雙方利益平衡點,耗時30天“非常不容易達成調解”。
2020年8月成立的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為國內外商事主體處理境內外商事糾紛提供了一條高效、成本更低且同樣具有公信力的解紛渠道。
為化解日益增多的商事糾紛,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助力廣州打造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最優質城市,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應運而生。
“調解中心是全國首個由市級律師協會作為開辦單位的商事調解機構,依托全市2萬多名專業律師開展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中立商事調解服務。”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理事長、主任彭波表示,經過三年的探索與發展,調解中心為超3000個商事主體提供了高效專業的解紛服務。
“商事調解需要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調解技巧,調解員的能力和素養直接影響著糾紛調解效果。”彭波介紹,目前調解中心在冊調解員361名,包括律師、公司法務、專家教授、工程造價師、公證員等專業人士,其中具有涉外調解能力的調解員約60名,可用英、法、日、意、葡等多國語言開展調解工作。
“調解中心與法院共同建立訴訟與商事調解之間銜接工作機制,為民商事主體提供訴訟、調解、司法確認一站式服務。”彭波表示,這在全國都是具有相當的創新性,也為調解中心之后的持續健康發展規劃了可行路線。
據了解,自2020年12月17日起正式受理案件以來,調解中心共受理商事調解案件1848宗,涉及爭議標的超過137億元。其成功調解的商事案件連續在2021年和2022年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評選為“全市法院十大調解案例”。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魏麗娜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