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人民健康守護者 健康城市推動者

                  2023-08-18 05:38:18來源:解放日報

                  第六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衛生健康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辦,解放日報社、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協辦的2023年“上海好醫生”尋找推選活動今天正式揭曉。來自本市各醫療機構臨床一線的20位醫務工作者榮獲“上海好醫生”,9位榮獲提名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是“勇擔健康使命,鑄就時代新功”。來自市衛健委的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共有8.89萬名醫師,他們是人民健康守護者,也是健康城市推動者。

                  技術精湛高超的“女超人”

                  在患者眼中,王琛是“啥問題都能解決的女超人”。這位清秀面孔的龍華醫院肛腸科女教授,行事風格果敢干練。她以精湛技術解決難言之隱,為全國多地疑難雜癥患者排憂解難,更是多次在深夜手術室里,與壞死性筋膜炎奮戰,從死神手里搶奪生命。

                  復雜性肛瘺對患者來說生不如死。怎樣利用中醫優勢找到突破口?王琛傳承顧氏外科精髓不斷創新,在陸金根教授“隧道式拖線術”基礎上,將拖線墊棉、置管負吸、肛瘺鏡、激光閉合等技術融合運用,形成顧氏外科特色中醫外治綜合療法。

                  她始終認為,“患者哪怕方便一點點,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基于這樣的認知,她不僅鉆研技術,還帶領團隊持續優化各項流程,縮短等候時間、便捷隨訪復診,最終用汗水換來患者一張張笑臉。而今,王琛已牽頭制定國家及上海市指南、共識和規范3項。百年傳承顧氏外科還與人工智能碰撞出耀眼火花,數字化創面采集管理系統、小康中醫四診助手、肛瘺專病數據庫管理……將精準和微創完美結合,煥發中醫更新光彩。

                  結核病這一古老卻離大眾并不遙遠的呼吸道傳染病,讓不少患者和家庭蒙上了陰影。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主任沙巍20余載堅守在結核病診治第一線,不懼風險,為海內外眾多患者排憂解難,治愈數以萬計的疑難、重癥和耐藥結核病患者,幫助他們重返社會。她耐心、熱心、細心,常常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做出正確判斷,給予有效的治療。扎根臨床的同時,她已獲得專利6項,同時堅持每年在西部、高原地區開展義診、培訓等公益活動,送醫上門。 下轉 5版 (上接第1版)

                  勇闖科研高峰的“攀登者”

                  “很多患者把我們這里當成最后的希望,我們要擔得起這份信任。”腫瘤醫院院長虞先濬教授說,13年前剛“創科”時只有3個人7張床,而今科室已發展成150張床、32名醫生、年診療量5萬人次的亞洲最大胰腺腫瘤診療中心。這些成績背后是,他從早8點到晚12點廢寢忘食深耕,這十年累計為3000余名胰腺腫瘤患者緩解病痛。

                  臨床工作越久,虞先濬越深知轉化研究的重要性。為提高手術安全性,他受到“榫卯結構”啟發,發明“乳頭狀殘端封閉型”胰腸吻合術,大大降低了術后胰瘺發生率和圍手術期死亡率。他創新胰腺銳性淋巴清掃技術,發明5項胰腺手術清掃專用新型器械,使淋巴清掃時間縮短50%,將胰腺癌局部復發率一舉降低30%。一系列創新,使“癌王”胰腺癌術后中位生存期延長40%,腫瘤醫院均次醫療費用較上海平均水平降低1萬元。而今,他根據腫瘤醫院的總結成果牽頭撰寫《中國胰腺癌綜合診治指南》,胰腺癌診治“上海方案”已然形成。

                  “做性價比最高的種植牙,最大限度減少患者痛苦,降低治療費用。”這是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賴紅昌從醫30余年以來從未改變的心愿。作為上海乃至全國口腔種植診療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有效骨結合”理論,并開創性建立微創種植手術模式,幫助牙槽骨萎縮患者舒適高效恢復咀嚼功能。該術式明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評分、降低患者治療費用30%—50%。

                  探索醫療改革的“排頭兵”

                  “2010年6月24日,就是這一天來的崇明。”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崇明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秦利至今依然清晰記得:當晚住下,第二天開始工作,從此全身心扎根海島,默默耕耘至今已13年。

                  作為新華醫院派遣援崇專家,秦利帶領團隊先后創建崇明區首家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崇明區1+X的MMC基層管理模式,以及崇明區首家甲狀腺疾病診療中心,在新華—崇明區域醫聯體建設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讓“大病不出島”,秦利先后開設甲狀腺、妊娠期內分泌疾病等專病門診和甲狀腺MDT聯合門診,成功診斷和治療多例內分泌少見病和疑難病。

                  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命懸一線,手術被描述為“苦戰、夜戰、血戰、死戰”。上海德達醫院醫療院長孫立忠教授成功改變了主動脈夾層術式和人工血管材料,極大降低了二次或多次手術發生率、手術費用,獨創“孫氏手術”20載,大大節省了醫保支出,讓國家和患者同時獲益。

                  作為醫學專家,孫立忠還探索改革辦醫模式,借鑒公立醫院運營模式,把先進技術引入非公立醫療機構。德達醫院采用全新醫院管理模式,注重技術團隊人才建設,技術水平提升,小到早交班、疑難病例討論,大到新技術新項目開展,只要有利于患者他都全身心投入。

                  市衛健委主任聞大翔表示,全市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按照“頂天、立地、強腰”的總要求,參與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守護人民健康福祉,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醫療服務。同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在保障醫務人員工作條件、維護身心健康、加強人文關懷、創造安全執業環境等方面,要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切實保障醫務工作者權益和身心健康。

                  標簽:

                  上一篇:眼淚汪汪的圖片(眼淚汪汪)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