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看到兩款新機,還挺有意思的。 一款是小新 Pad Pro 12.7,首發 1599 元起。 正面搭配 12.7 英寸大屏,分辨率為 2944×1840,接近 3K。 HDR、杜比視界、JBL 四揚聲器系統、杜比全景聲加持,追劇看片絕對穩。 性能方面,小新 Pad Pro 12.7 選擇了驍龍 870。 另一邊,vivo 也更新平板陣營,帶來了 vivo Pad Air。 vivo Pad Air 屏幕相對小一點,為 11.5 英寸,但分辨率也達到了 2.8K。 同時,它還有 144Hz 高刷、3:2 比例、44W 快充等配置。 存儲可選范圍更寬,最高支持12+512GB。 價格還沒官宣,但驍龍 870 加持,應該也會在 1500~2000 價位。 你沒有看錯,驍龍 870 新機,又又又一次喜加一。 真就 870 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了唄... 不怎么關注數碼圈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驍龍 870這顆神 U 有多夸張。 一般來說,旗艦芯片的高光時刻最多也就一年。 再往后,則有希望出現在次旗艦或者性能向的中端機里。 而驍龍870已經是一款2021初發布的處理器了,距今兩年半有余。 考慮到驍龍 870 并不是驍龍 8 系的正代升級,而是驍龍 865 的超頻版,屬于支線任務。 所以追溯到根源,這顆芯片實際活躍時間,還要比這更長。 至今還有新機選擇這款處理器,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不可思議的芯片,背后肯定有一段不可思議的經歷。 2019 年底驍龍 865 推出的時候,其實也談不上很香,甚至還有不少人吐槽發熱略高的問題。 畢竟經歷 4G 到 5G 嘛,懂的都懂。 但當時的人怎么也沒想到,下一款旗艦是驍龍 888。 從 2020 年底開始,驍龍 888 機型陸續發布。 雖然峰值性能提升不少,但因為工藝等原因,驍龍 888 手機的功耗和發熱都不太尋常。 這個時候大家才意識到,當時驍龍 865 的熱只是小事,不足掛齒,更談不上翻車。 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巧合,2021 年初,高通發布了驍龍 870 處理器。 核心參數和驍龍 865 一致,但因為發熱和功耗控制得相對好一些,打游戲甚至比 888 還穩。 論成本,驍龍 870 本身就比 888 低一些,加上廠商又喜歡把它用在性價比手機身上。 Duang,1999 就能買到勝過旗艦的性能體驗,誰看了不心動? 俗話說,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更不能在同一個地方,連續,摔倒兩次。 本來以為過了一年,驍龍新旗艦芯片肯定會有所改觀。 但 2021 年底發布的驍龍 8 Gen 1,仿佛又拿到了驍龍 888 的劇本,繼續在發熱和功耗上放飛自我。 除了高端之外,當時驍龍在中端市場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驍龍 778G 表現平平無奇,以至于預算不多,但想要性能的消費者,也沒啥好的選擇。 最終,目光還是落在了驍龍 870 這顆舊芯片上。 恐怕驍龍 870 自己也沒想到,身上要背負這么多重任吧... 2022 年的驍龍 870 新機 當然了,驍龍 870 的神 U 之路也不是一直都順風順水。 畢竟,自家不努力,友商會出手。 2022 年 3 月,聯發科發布天璣 8100 處理器。 簡單來說就是驍龍 888 的性能,驍龍 870 的功耗,而且發熱控制得也還不錯。 驍龍 870 可算是遇到對手了。 5 月份,高通也終于回過神來,推出了功耗和發熱都回到正軌的驍龍 8+。 年底驍龍8 Gen 2發布后,驍龍 8+像當初的驍龍 870 一樣,承接次旗艦和性能中端機的市場。 至此,驍龍 870 在手機圈的神 U 之路,基本就畫上句號啦。 不過目前來看,驍龍 870 并沒有完全淡出市場。 今年 4 月發布的小米平板 6 標準版,以及開頭提到的小新 Pad Pro 12.7 和 vivo Pad Air,都代表這顆芯片寶刀未老。 能在平板電腦領域繼續發光發熱,我看也還不錯。 在座應該也有不少驍龍 870 用戶,你覺得它還能再戰幾年?鋒潮評測室 一個值得讓你吹爆的公眾號 3年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