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公布,美的集團、海爾智家繼續名列世界500強榜單。稍早前,美的集團公告稱,擬分拆物流業務安得智聯獨立上市;海爾智家此前分拆的物流企業日日順也于5月份首發過會。
對于擬分拆安得智聯獨立上市,美的集團回應稱,“除了公告內容,暫無其他資料。”業內人士認為,家電企業分拆物流業務上市,不僅完善激勵機制,讓員工共享公司發展紅利;也可以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助力物流業務做大做強。
(資料圖)
2025年業務總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
美的集團擬分拆物流業務安得智聯獨立上市。7月28日,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前期籌備工作。
安得智聯成立于2000年,當時名稱為“安得物流”,是美的旗下的物流板塊,承接集團及供應商等物流業務。安得物流曾在2009年發起第一次上市計劃,不過最后未能成功。
隨著美的集團業務等發展,安得智聯也不斷發展壯大。美的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安得智聯基于遍布全國超過140個城市的物流配送中心,服務能力可覆蓋全國 99%以上的鄉鎮,24 小時內可送達 30739個鄉鎮,占鄉鎮總數的77%以上,48小時內可送達37260個鄉鎮,占鄉鎮總數的 94%以上。
根據安得智聯官網介紹,公司2010年全面信息化,上線信息化系統,收入規模達20億元。到2014年,成為5A綜合性物流企業,拓展電商領域,收入規模達40億元。到2018年,實施“一盤貨”統倉統配業務變革,推動美的經銷渠道經營轉型,收入規模達60億元。
2019年以來,公司加快由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型,“一盤貨”方案向社會化推廣。安得智聯已幫助美的實現自有庫存、 線下代理商、線上平臺的庫存共享“一盤貨”,并由安得統倉統配到門店,包括直接 2C。
2022年7月,美的集團介紹,目前,安得智聯已為家電家居、3C數碼、泛快消等行業超3000家品牌企業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服務。到2025年,安得的流量生態圈將進一步擴大,網點將超一萬個。截至2021年,公司業務總規模達到118億元,外部業務占比超五成。到2025年,安得智聯外部業務占比有望達到八成,業務總規模達到300億元。
美的集團認為,本次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前期籌備工作事宜,有利于公司進一步理順業務管理架構,釋放創新業務板塊估值潛力;有利于安得智聯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競爭力。
“分拆物流業務獨立上市,不斷加快業務社會化發展,適應外部企業各種各樣的物流需求,有利于物流企業做強做大。此外,物流業務分拆上市,也能為公司發展拓展更多融資渠道,提高融資能力。”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
員工股權激勵,美的B端轉型
截至公告披露日,安得智聯股權方面,美的智聯(上海)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3.8467%。除此之外,寧波迅馳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5.0926%,寧波迅馳主要股東就是安得智聯總裁梁鵬飛。寧波美煜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5.3400%,寧波美煜合伙人也是美的高管伏擁軍、柏林等人。其他股東也多是美的員工持股平臺。
員工股權激勵成為不少家電企業分拆業務獨立上市的重要考量之一。今年4月,美的集團子公司美智光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受理。美智光電是一家專注于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美智光電營收規模不足10億元,上市也為員工股權激勵。
美的集團不斷梳理變革。2020年底以來,美的集團向B端業務布局加速。2020年12月30日,美的集團的整體業務架構從四大板塊更迭為五大業務板塊: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
為配合戰略調整,美的集團在2020年進行了多筆并購。當年3月,美的以7.43億元收購合康新能18.73%股份,該公司有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樁產業鏈業務;當年11月,美的收購了佛山菱王電梯公司,首次進入樓宇系統、智能控制的領域;當年12月,美的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納入集團機電事業群統一管理。
進入2021年,美的集團還在不斷優化布局,將暖通與樓宇事業部升級為“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當年11月,私有化KUKA。2022年以來,美的集團加緊新能源板塊布局,當年2月,美的集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落地安徽。當年4月,美的集團收購武漢天騰動力,標志正式進入兩輪出行領域。
經過不斷調整,美的集團經營整體穩健。美的集團2022年營業總收入3457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歸母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3.4%。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歸母凈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12.0%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認為,分拆上市本身就是大型企業在資本經營層面的常規策略。對于美的而言,安得智聯應該已經具備了更好的對外輸出和賦能的能力,分拆上市可以進一步擴大其品牌影響力,擴大合作伙伴群體。
“分拆上市這對于增強企業本身的流動性也有意義。更重要的是,美的近年來轉型意圖和動作明顯,分拆物流,能更好地聚焦科技創新主業。另外,就是完善管理團隊激勵機制。”丁少將表示。
海爾分拆物流企業日日順上市已過會
家電企業分拆物流業務獨立上市早有先例,深交所5月25日披露消息稱,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過會。日日順正是海爾集團旗下的物流企業。
2000年,海爾設立日日順前身青島海爾物流儲運公司。2010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間,日日順屬于A股上市公司海爾智家合并報表范圍內的企業,截至2018年8月,海爾智家間接控制日日順56.40%的股權。
為進一步明晰海爾智家家電主營業務定位,海爾智家2019年將日日順從合并報表范圍剝離。日日順2020-2023年營收分別為140.36億元、171.63億元、168.6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22億元、5.68億元、5.53億元。
股權方面,日日順上海持有公司56.40%股份,系公司控股股東。海爾集團間接控制日日順上海,系公司實際控制人。阿里系的Partner Century 和淘寶控股分別持股16.68%和12.37%,阿里系合計持股29.05%。
2020-2022年,日日順來自關聯方海爾系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3.13%、30.60%和31.55%;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41.48%、41.90%和42.69%。來自關聯方阿里系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5.80%、15.00%和15.80%。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21.36%、21.15%和17.75%。
丁少將提到,日日順和安得智聯都在致力于確立可信的第三方智慧物流供應商形象,整體發展軌跡類似。安得智聯的客戶正在從家電向家居以及生活快消品領域拓展。家電行業本身就涉及方方面面,客群和伙伴群體龐大,涉及流程復雜,能力標準偏高,向其他領域的兼容其實并不算困難。
“美的分拆物流業務安得智聯,與海爾分拆日日順,邏輯層面差不多,讓傳統物流業務變成供應鏈科技企業,配合采購生產、運輸銷售、配送售后等,貫穿企業供應鏈各個環節,對于制造業企業至關重要。”梁振鵬認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陳荻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