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成都理工大學學生喻冰西的20歲生日。她從沒想過,自己會從成都大運會首金得主、武術項目男子南拳冠軍曹茂園那里獲得手寫的生日祝福賀卡。賀卡是曹茂園奪金后剛剛寫好的:“祝可愛的志愿者生日快樂!”
(資料圖片)
在場館負責人的協調下,小姑娘和其他9位將在比賽期間過生日的志愿者通過視頻通話見到了曹茂園。對方笑著對他們說:“謝謝你們,有你們的支持和服務,場館才能這么漂亮,我才會有今天的成績。”
對喻冰西來說,與成都大運會就像是命運般的相遇。“剛好首金產生這一天是我的生日,我們城北體育館會產生20枚金牌,而我剛好在今天滿20歲。”
幾個月的培訓和已進行多次的測試、演練、踏勘,在今天終于讓這些年輕的孩子們觸摸到了意義。7月29日早上5點多,她便和同學們從學校出發,前往城北體育館。他們都知道,上午這里將迎來成都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茉莉花》《龍的傳人》《梁祝》以及《仙劍奇俠傳》主題曲,濃濃的中國風音樂伴著武術項目選手的精彩表現,引得觀眾一起和著節奏打節拍,然而作為媒體看臺席的助理,喻冰西以及眾多負責觀眾席的志愿者都不能回頭去看看賽場上發生了什么。
在整個比賽期間,一部分志愿者要專門負責看好觀眾席,隨時準備提供幫助和服務。“歡呼聲特別大的時候,我真的想轉過去看看,但是不能。”喻冰西說。
不過,比賽正式開始,小姑娘感受到了與測試賽時完全不同的氣氛。現場觀眾很多,他們的熱情和興奮也讓志愿者更加感受到服務的價值。一小時換班一次,她每次走向場館的步子都是輕快愉悅的,“今天感覺時間都是悄然而逝的”。
成都理工大學研一學生楊斌彬也有相似的感受。不過,她所在的位置甚至只有在場館里歡呼聲最“炸裂”的時候才能對比賽有一點實感。
她的崗位是在非本項目運動員接待處做觀眾助理,負責將來觀賽的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引導至場館內的座席,然后立刻就要離開場館回到崗位上去。
今天,她恰巧在崗位上遇到一位日本選手的母親。對方記錯了比賽時間,以為兒子上午就要比賽,她擔心自己錯過,急得想哭,但卻沒有帶任何有效證件和票證,英語也不流利。楊斌彬耐心地安慰她,然后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場館工作人員,并由專人幫這名女士解決問題。
“我覺得挺有成就感的。”楊斌彬考研的時候就知道成都會舉辦大運會,當時她心中就有個計劃,她一定要參與其中,成為一名志愿者。
正式開幕后的首個比賽日,大運會帶給“小青椒”們的震撼和感觸還有很多。盡管運動員和觀眾們操著不同語言,來自不同地域,但喻冰西感受到大家通過體育比賽彼此聯結,“交流”二字被場館里的熱烈賦予了具體的形象。
西南石油大學大一學生、該場館的頒獎禮儀小組長劉妤熙也看不到比賽。她是頒獎儀式中負責引導大體聯主席頒獎的志愿者。看到大體聯的官員還有參賽運動員向他們豎起大拇指的時候,她特別開心。“2025年成都還會舉辦世界運動會,到時候我還沒畢業,我一定要參加”。
同樣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李秦志也看不到比賽的過程。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作為本該在首金頒獎禮上亮相的升旗手,當得知只需要上3組人的時候,他和另一位“老兵”主動將機會讓給了沒有參與過大型賽事的,年紀更小的旗手。他在監控里緊張地看著同伴們的動作細節,當首金頒獎禮完美結束后,他才放下了心。
“我們是一個團隊。”劉妤熙和李秦志不約而同地提到這個詞。“我們彼此互相幫助、共同努力,一起向前走的感覺特別好。”
“小壽星”喻冰西說,不需要任何人專門灌注什么理念,當成都飄在社交媒體的熱搜上,當她面前爆發出歡呼聲,“我真的覺得很自豪,我不可以不吝嗇地對任何人說,我是成都的,歡迎你們來到成都,認識成都。”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