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封神》票房破6億,我終于讀懂了這首唐詩

                  2023-07-29 15:23:05來源:網易娛樂

                  電影《封神》上映了,票房已經破6億!

                  其中,最令人感慨的一幕,當屬紂王在宗廟露出本性。


                  (資料圖片)

                  商朝末年,紂王遠征后,帶回一個美女妲己,此后朝廷怪事頻出。

                  紂王的哥哥在大殿上殺了父親,而后,又被兵士所殺。

                  商紂王成為了國君。

                  紂王又利用質子,逼死了東西南北四大伯侯。

                  為了勸諫,姜王后也死了。

                  太子殷郊認定:都是妲己迷惑了父親,他要讓父親看清妲己的真面目。

                  紂王帶著妲己到宗宙拜見祖先。

                  比干一把抓住妲己的手,說她是狐貍精。

                  可紂王卻不相信。

                  無奈,比干挖出自己的七竅玲瓏心,妲己吃下后,果然化成狐妖。

                  比干死去,可紂王卻不肯殺掉妲己,說她是祥瑞。

                  此時此刻,殷郊終于看清了父親的真面目,說: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做的。

                  是啊,哪有什么魅惑君王,逼子殺父,殺死四大伯侯,逼害王后,都是紂王的意志。

                  面對兒子的斥責,紂王毫無愧色,準備第二天當眾處死兒子。

                  紂王才是一切悲劇的始作俑者,是隱藏在妲己身后真正的昏君。

                  網友們驚呼:妲己終于不是紅顏禍水啦。

                  這一觀點讓許多人欣喜。

                  一直以來,許多亡國之君,背后都有一個紅顏禍水。

                  夏朝最后一位國君夏桀,寵愛妃子妺喜,專干糊涂事。

                  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為了博寵妃褒姒一笑,居然點燃軍用烽火臺。

                  后來,敵人真的來了,周幽王點燃烽火求救,再也沒人來救他了。

                  妺喜、妲己、褒姒一直以來備受唾罵:紅顏禍水,禍國妖姬,就是因為她們,導致君主昏聵,國家滅亡。

                  商朝滅亡近600年后,一個叫西施的女子,也成為了“紅顏禍水”。

                  春秋時期,吳國打敗了越國。

                  越王勾踐成為吳國奴隸,但復國的想法一直不滅。

                  謀士范蠡在江南找到一個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

                  西施絕世的美貌讓夫差驚艷,備受寵愛,從此,荒廢了政事。

                  而另一邊的越國,卻苦心經營,越來越強大。

                  十幾年后,越國一舉滅掉了吳國,勾踐一雪前恥。

                  人人都夸勾踐,苦心人,天不負。

                  人人都贊范蠡,好計謀,好臣子。

                  吳國人卻恨,恨西施誤了吳王夫差,導致亡國。

                  真是諷刺。

                  此后,西施也被視為“紅顏禍水”。

                  到了唐代,詩人羅隱實在看不下去了,寫下一首詩。

                  西施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很為西施不平。

                  國家的興亡,有它自己的原因,吳國人又何苦怨恨西施呢?

                  西施如果能使吳國滅亡,那越國滅亡又該怪誰呢?

                  羅隱很大膽,不將國家興亡的責任歸之于個人的作用,在古時,已實屬難得。

                  為西施鳴不平的,不止羅隱一個。

                  唐代詩人崔道融有一首《西施灘》。

                  西施灘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崔道融認為,吳國太宰伯嚭才是吳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越國被吳國打敗,伍子胥力勸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

                  可太宰伯嚭收受了越國大量的金銀美女,為勾踐求情,留了他一命。

                  后來,勾踐苦心經營十幾年,壯大越國,最終滅掉了吳國。

                  明明是伯嚭的責任,卻讓西施一直背著罵名。

                  浣紗溪的水呀,流得那么急,似乎也在為西施鳴不平。

                  明明是國君和臣子的錯誤,卻總是將原因推到寵幸的美女身上。

                  西施劇照

                  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吳王夫差,不都是如此嗎?

                  歷史延續了兩千多年,總結了無數的教訓之后,才明白,其實每一個朝代的更迭滅亡都是治國理政的問題。

                  網友評論:《封神》改編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沒有把王朝的興衰怪到女人頭上。

                  確實,在紂王時代,掌權的并非妲己,西周時,褒姒并沒有參與朝政大事,而在吳國,西施更無法干預吳國政事,如果,王朝的滅亡都怪在她們身上,也是不公的吧!

                  女人并非禍水,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丟掉責任,只顧享樂的當權者,才應該為亡國負責任。

                  “紅顏禍水”就像一個障眼法,掩蓋了君主的昏庸,掩蓋了真正的原因。

                  如果相信了“紅顏禍水”之說,王朝滅亡的真實原因就永遠找不到。

                  于國,是這樣,于個人,也是這樣。

                  成長就是直視錯誤的根本,否則,就永遠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

                  標簽:

                  上一篇:預警升級!預計河南北中部、東部、南部有暴雨,伴有強對流天氣,注意防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