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天天最新:長壽風險被低估,養老保險服務空間巨大

                  2023-04-24 11:53:19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2022年被稱為“養老金元年”,這一年銀行、基金、理財子公司紛紛加入養老金市場,當面對更具實力的金融行業接連入局,作為較早布局養老業務的保險行業,該如何迎接挑戰,又具有哪些競爭優勢?


                  (資料圖)

                  4月20日,在長城人壽舉辦的《中國家庭風險保障體系白皮書(2023)》發布會上,與會專家直言,人們普遍低估了長壽風險,目前保險產品設計也存在調整的必要。長城人壽總經理王玉改認為,未來養老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是產品的功能化、服務的生態化。

                  養老保險缺口巨大

                  近年來,國家對商業保險在養老金體系建設和多層次醫療體系建設當中發揮的作用愈加重視,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鼓勵商業保險在社會治理過程中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尤其當老年化、少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緊迫感也變得越強。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朱俊生在會議上分析指出,中國現有的家庭風險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保障缺口比較大。雖然社會保險的覆蓋率很高,但保障水平相對有限。養老保險覆蓋了10億以上人口,但全國月人均養老金僅3000元,在北京,這一數字也僅有4700元,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穩定在44%和45%之間。

                  同時,在整個家庭財富當中,房產占比過高,但未來增值空間可能下降,因此,資產再配置需求會提升。住房政策調整后,房產的投資屬性下降,房地產稅的試點范圍會擴大,可能會抑制房價增長,并且,長期來看,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和老齡化也使得未來房價處于下降趨勢。

                  此外,整個家庭財富當中,短期儲蓄占比高,但現在人們更需要的是長期養老儲備。在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當中,儲蓄的占比接近40%。去年底,居民部分的超儲超過8萬億元,今年第一個月超儲接近8000億元,儲蓄增加意味著有巨大的超儲的再配置需求。保險行業的任務是將短期儲蓄轉化成長期的保險資產。“我國目前養老保險的缺口是很大的,美國長期養老儲備是美國GDP的1.8倍,中國同口徑測算不到10%。”朱俊生說道。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之下,優質的康養服務資源非常稀缺。中國目前心腦血管的死亡是首要死因,中國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數達3.3億。而優質醫療資源非常稀缺,1000所醫院當中只有3所是三級醫院。但0.3%的三級醫院一年看了23%的病人,所以未來對于實體優質的康養和醫養服務的需求較高。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投資理財收益波動較大,比如去年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破凈潮,去年兩度主要大行降低存款利率,目前在很多銀行大額存單一單難求,投資收益非常頻發,也就是說居民的收入無處安放,這也是養老保險未來必須填補的空白。

                  長壽風險被嚴重低估

                  就養老最主要的保障因素養老金而言,市場上的銷售比較困難,主要原因在于人們普遍低估了長壽風險,目前養老養老險產品沒有回報率。

                  燕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婁道永表示:“真正的養老金的定義應該是符合長期的,因為有二三十年,因為每個月都要有醫療的開支,可能有醫療開支和生活成本開支,要有安全的現金流,目前只有商業的養老保險符合這些條件,而目前商業養老保險恰恰發展最滯后。”

                  對于長壽風險被低估,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亦表示認同。他認為,人的天性是更看重眼前的東西,而不是更為遙遠養老金問題,所以人們往往會嚴重低估長壽的風險,但要對抗短期的人性又非常困難,因此養老險需要一個機制來安排。

                  “當前,政府正在推進養老金稅收優惠制度,引發全社會開始關注養老金的問題。所以政府設計一種機制對抗人性的弱點是最好的辦法,現在才剛剛開始起步。”蔣銘說道。

                  目前中國家庭正在小型化,以前人們秉持的理念是養兒防老,或是以種族關系以及以家庭互助作為養老保障體系,未來越來越多的出現獨生子或者單身狀態。只有一個人的家庭會越來越多,因此養老險對下一代中國人的重要程度遠遠大于上一個時代。所以養老金市場非常值得開拓看好的市場。

                  王玉改認為,未來的養老金產品一定是基于產品的功能化、服務的生態化兩個領域展開。

                  據王玉改介紹,長城人壽推出的八達嶺養老系列年金產品,客戶在領取前都可以自由選擇,設計這個產品的初衷是,設計者了解到客戶在購買養老金那一刻到享受養老金那一刻,他的家庭結構可能已經有了變化。保險公司目前的養老產品主要聚焦于養老社區,但其實目前客戶希望到養老社區的比例也就是10%左右,大部分客戶還是希望居家養老,這時候就應該為客戶更多提供居家養老方面的服務和產品。

                  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標簽:

                  上一篇:宜賓紙業2022年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營收超23億元創新高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