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物,都會變化,唯獨他們擁有一顆愛你的心,永遠不會變。
(相關資料圖)
愛如春,慢慢萌發,愛如夏,熱情似火,愛如秋,成熟可親,愛入冬,默默付出。
我擁有著一個普通的家庭,我擁有著平凡的父母,但他們給予我的卻是不平凡的愛。還記得小時候,由于膽小的原因,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媽媽陪著我,我拉著母親的手,漸漸進入夢鄉。可如今,我再也感受不到這樣的愛。我認為他們除了對我有批評外,不會再有別的,當我放松時,你們總是在一旁嘮叨,我絲毫看不見你們對我的關心疼愛和一絲絲的心疼。當我考試失敗時,憤怒,生氣的你們,讓我看不到安慰,只有一次次沉重的打擊。時間飛快,你我變化都很多,我正步入青春期,你也向更年期邁進,當青春期步入更年期,那真是*味十足。我認為你們對我的愛逐漸消失,因為我沒有小時候那樣活潑,可愛,乖巧,聽話。你們也沒有以前那樣和藹,慈祥。
但是,我漸漸發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的,你們對我的愛依舊那樣,絲毫沒有變,絲毫沒有減少。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當那天我肚子疼的滿床打滾時,你在我身邊噓寒問暖,看著疼痛難忍的我漸漸進入夢鄉,過了幾天,我的病情好了很多,我看出了你的勞累,后來聽你跟爸爸交談時,才知道你昨晚一夜沒睡,怕我疼的更嚴重,就在我身邊一直坐著。通常,在家里,你都是最早睡覺的,我難以想象,你經過了一天的勞累,下班后,仍沒有休息,一直都在照顧我的情景,經過了你對我的精心的照顧,和打了幾天的針,我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很快,我又步入了課堂,看著每天快樂的我,背著書包去上學,你笑了!這一件件事將我感動,后來我又痛過身邊的小事慢慢發現,你對我的愛還像以前一樣,一直在我身邊,從未離開過,只是愛我的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
其實,愛一直在我身邊,只是我缺少了發現,只是我沒有用心去感受,當我考試失敗時,你們的憤怒是為了激勵我下次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你們的嘮叨,是為了讓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我的愛。愛,原來一直都在我身邊。
余秋雨有一本書叫做《文化苦旅》,對文化的追尋是一次苦旅,對美的追求又何嘗不是呢?尋美如登山,懵懂的我們從山腳出發,艱難的向上前行以尋山頂的美,有的人半途而廢,尋一條下山的小徑,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愈覺人心不古,世態炎涼;有的人畏難而停,他們所見之美甚淺;只有逆流上溯,不斷攀登,才能真正發現和體會美的真諦。
古人常誦詩詞以抒情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蘇東坡感時懷親,在疏疏朗朗瀉入窗前的月光中吟出的美;“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是辛棄疾憂國憂民,在悲婉凄切間擊中丹心的鳥鳴中悟出的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柳宗元悲涼孤寂,在紛紛揚揚灑進心間的飛雪中品出的美。瀟灑磊落的詩人們早已選擇了向美而行,雖然坡度漸陡,越行越慢,但他們自得其樂,在美中享受,這讓他們得以平視甚至俯視美,在俗人以為至悲至傷至寂的心境中,煉出了流傳千古的美,這種至真至純的美足以打動千萬個同為天涯淪落人的靈魂。
不禁讓我憶起了《紅樓夢》中幾個嬤嬤嘲笑寶玉癡情之語:“看見魚與魚對話,看見花對花嘆氣,下雨叫別人避雨自己卻淋個濕透。”嬤嬤們既然沒有向美而行,抵不住世俗誘惑,情不自禁地向下走,而越走越快,越走越貪。慣于出入鮑魚之肆的他們乍見美的幻影,豈不如食了“迷魂藥”一般以美以香為丑惡之物,終不能解?又怎能明白青埂峰下頑石對絳珠草的一片癡情,右怎能看透這個多情公子癡言中哀婉的美?羅馬的普洛丁曾評價這類人“心靈本身如果不美,就看不到美。”
看到美,感受美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少而品美,如隙中窺月;壯而品美,如庭前望月;老而品美,如臺前玩月。人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也許腳下荊棘叢生,道路險惡山重水復,步履蹣跚難免柳暗花明,然而心中自有鳥語花香,溪水潺潺,細品人之甘苦,方悟美之真諦。
楚國士大夫屈原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希望以一己之力喚醒沉寐的國家。雖受到陷害,志不得舒,在向美而行的路上途經無數崎嶇坎坷,但那高潔至美的心卻在汨羅江永存。波蘭的居里夫人自小聰明伶俐,遭受失敗的打擊和丈夫猝逝后,她沒有以淚洗面,她的雙手在化學物質中褪去美麗的顏色,而心血凝成鐳的華美卻震驚了全世界,與美同行的道路也許艱難,但浩瀚的美之銀河卻永遠在遠方閃耀。
而今,我們如日出之陽,朝氣蓬勃,青春洋溢,此時不妨邁出向上的腳步,在蔚藍天空下抬頭仰望,循著那些向美而行你們的足跡……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青蔥歲月時堅定的邁出向美而行的步伐。
標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