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有沒有發現正在讀小學的孩子總喜歡做一個奇怪的動作:雙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頻率地做“拉鋸式”的晃動。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是一種社交語言,他們稱之為“電搖”。這個并不雅觀還不禮貌的舉動,在孩子們中特別火,成為繼《孤勇者》后,在小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又一現象級行為。
“剛開始看到班上有學生做這個動作,還以為是孩子們的新游戲,只是不太雅觀,也沒有制止,但后來不斷有學生來跟我說某某‘電搖’他,自己感到很委屈,很氣憤,我這才意識到‘電搖’已經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武漢一位小學班主任告訴記者,這個并不優美,甚至還有些低俗的動作,正以病毒式傳播速度,快速滲透到小學生群體中。
腿部深蹲,一只手平舉橫置于胸前,另一只手作突刺狀在其上下來回穿行,配合下半身快速地跨步抖動或蹲起——這便是一套完整的“電搖”動作。
(相關資料圖)
談及“電搖”,許多家長都有共鳴。有家長表示,在學校門口,在小區樓下,甚至在公交車站,都看到好多小男孩相互做這個夸張動作,很令人反感,非常不禮貌。但這似乎是他們之間以肢體語言進行的社交。
關于“電搖”的由來,網上流傳著各種說法。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來源于一款網絡游戲里的動作,這個動作表達的是鄙視嘲諷對手的意思,曾多次被老玩家建議刪除。也有學過舞蹈的家長表示,這是許多舞蹈中都會用到的一個銜接動作。
然而,這個本來毫無意義的動作,在小學生群體中非常流行,且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應用場景越來越廣。
有媒體對近1000名家長做的調查顯示,生活中有過這種社交語言的學生中,男女生占比約各一半。除了小學生,初中11.44%,還有不足1%的幼兒園孩子。同時,43.71%的家長認為這些社交語言對孩子在語言表達、價值觀方面有一定負面影響,
這些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小學、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三觀”還不成熟,是非辨別能力差,可能只是覺得“好玩”“有意思”就去模仿。“這也是一種從眾效應,受到周圍環境和同齡人的影響。他們可能會模仿同齡人的言行,感覺自己跟同伴打成一片,更受歡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涂艷國教授說,如果孩子不分場合、不懂禮節地做出各種令人反感的行為舉止,甚至夾帶不文明不健康的動作和語言,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從而影響孩子的價值判斷,帶偏孩子的成長軌跡。
無論是傳唱《孤勇者》還是做“電搖”動作,無疑是一種稚嫩的情感表達方式和社交方式。
涂艷國說,隨著接觸社會、接觸網絡越來越多,小學生就難以避免從網絡上或同伴中學到語言或動作。一些“無傷大雅”的社交語言是孩子天真的快樂,也有助于孩子融入集體,培養社交能力。家長可以不必過分擔心和盲目干涉。
當然,也不可任其發展。長期從事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玉容認為,作為家長和老師,應以辯證、警惕的心態對孩子進行規范的社交禮儀及文明用語教育,盡早幫助他們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內心建起一道“防火墻”,自動屏蔽掉不良信息,不被外界環境影響。
傳播社交禮儀,倡導文明用語,抵制網絡爛梗,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涂艷國說,是給孩子們下一個社交語言打上“少兒不宜”的“封條”,還是真誠地鼓勵他們嘗試探索動作優雅、充滿正能量的“接頭暗號”,這個問題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思考。
標簽:
呼和浩特市三個旅游景區入選首批自治區級非遺旅游體驗基地
2023-04-13【全球新視野】內蒙古草原書屋 “世界讀書日”閱讀活動來襲
2023-04-13開展公益活動 參加義務勞動 凝聚社會正能量 一抹抹“志愿紅” 為城市增光添彩 環球速訊
2023-04-13當前看點!油畫《草原上的“微”生活》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2023-04-13熱點在線丨《呼和浩特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實施 推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優化提升
2023-04-13內蒙古燈光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留創園 全球速看
2023-04-13天天快播:聚焦重點商品、重點領域 呼和浩特市將對13項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查處
2023-04-13全球快消息!小黑河北岸人行步道沿線景觀燈接連被盜 作案嫌疑人和收贓嫌疑人雙雙落網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