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要聞速遞:2023年第一期“襄陽好人”榜

                  2023-04-01 08:22:21來源:襄陽日報

                  本文轉自:襄陽日報

                  張軍


                  【資料圖】

                  黃耀軍

                  方松林

                  余國富

                  曾成龍

                  郭強

                  夏婷婷

                  劉茜茹

                  盧艷霞

                  李傳友

                  張軍:

                  硬漢民警變“洗澡俠”

                  張軍一直熱心助人,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在去年7月的一次工作中,張軍路過鐵軌附近的一家老年公寓。看著公寓里的老人,張軍想起了已過世的父母,萌生了一個善意的想法。“我父母去世前都曾長期臥病在床。照顧他們的那段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失能老人和家屬的無助。尤其是洗澡這件對普通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事,對他們來說卻是難上加難。”為此,張軍決定到老年公寓當志愿者,義務幫老人們洗澡擦身。他每次都選天氣暖和的中午過去,因為此時老人洗澡不容易感冒。他的善舉不僅為老人帶來了潔凈,更為老人帶來了體面和尊嚴。

                  黃耀軍:

                  平凡善舉彰顯大愛

                  在襄城區麒麟社區六組一棟雙層民房里,一樓右側的房間是房主黃耀軍專門為語言障礙小伙李小紅準備的。黃耀軍與李小紅非親非故,但是這棟民房就是李小紅的家,黃耀軍和其愛人就是他的家人。1995年,李小紅跟人來到原麒麟磚瓦廠工作。對方干了一天,工錢沒結算就悄悄離開了。留下來的李小紅當時就急哭了。身為車間主任的黃耀軍見李小紅可憐,就騰出廠里的一間房子給他住。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黃耀軍就把他帶回家住。后來,李小紅在黃耀軍家住了二十多年,黃耀軍一直把李小紅當作親人照顧,李小紅也漸漸融入黃耀軍一家的生活。

                  方松林:

                  跳河救人情暖寒冬

                  2022年12月9日下午1時20分許,62歲的方松林正在盛康鎮美人潭廣場打乒乓球,突然聽到有人大喊:“有人落水了!”他迅速丟掉球拍,飛快地跑到河邊,看見一名小孩在河中掙扎。時值寒冬,面對冰冷的河水,方松林沒有片刻遲疑,立即脫掉棉襖,奮不顧身地跳進河里,抓住小孩就往河邊游。他好不容易把小孩推上岸,又聽到岸邊有人大喊:“那邊還有一個老人!”此時的方松林嘴巴已凍成紫色,但他不假思索,立馬朝落水老人的方向游去。天寒地凍,加上體力消耗過大,方松林在冰冷的河水中游得越來越吃力,但他依然奮力游著。最終,在聞訊趕來的盛康派出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落水老人被救上岸。

                  余國富:

                  危急關頭挺身而出

                  2022年8月17日下午2時40分許,62歲的余國富在蠻河邊釣魚,看見不遠處有三個孩子在河里戲水,他大聲呼叫讓孩子們不要玩水,趕緊離開。他喊著喊著就看見孩子們遇到危險,三個孩子被水沖到了深水區。“救命啊!救命啊!”孩子們急切地呼喊著。余國富不顧年邁的身體,毫不猶豫跳入水中,朝已離岸100多米的落水者游去。此時,水面上已經看不見兩個孩子了,他拼命抓住還漂在水面上的一個孩子,用力向岸邊游去,最終成功將這名小孩救上岸,并讓其趕緊報警。他又跳入水中去救另外兩名小孩,在河里拼命摸索著,由于年事已高,他的體力嚴重透支。后來,民警及時趕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另外兩名小孩也被救上岸。看著三個孩子安然無恙后,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緩緩離開。

                  曾成龍:

                  向上向善傳遞愛心

                  “90后”小伙兒曾成龍在樊城區長征路開了一家名為“龍掌柜牛肉面館”的面館。他是“溫暖工程”就業助學計劃的受益者,社會用愛澆灌的種子在他身上生根發芽。2018年,龍掌柜牛肉面館免費為遇到困難的人提供A套餐(一碗豆腐面、一個雞蛋、一杯豆漿或黃酒)。“不圖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曾成龍說。5年來,A套餐從未間斷,幫助困難居民200多人。2020年以來,曾成龍多次將口罩、防護服、酒精等防疫物資送到抗疫一線,助力疫情防控。2021年,鄭州遭遇特大暴雨,他第一時間籌措抗洪救災物資,千里馳援,將價值兩萬元的緊缺物資送往災區。他以實際行動書寫“別樣青春”,傳播正能量,弘揚向上向善文明新風,榮獲2022年襄陽市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和全國“奮斗之星”稱號。

                  郭強:

                  潛心教研以身示范

                  面對全市中小學課題研究薄弱的局面,郭強積極作為,先后培養教育科研骨干分子3000多人,在國家級課題立項上實現零的突破。他先后主持重點課題7項,發表論文30多篇,一項成果榮獲湖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他主持市級重點項目《襄陽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優化研究》,撰寫的報告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了依據。他出版了《中小學課題研究方法指導》《新時代勞動教育概論》等著作,先后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大學、湖北文理學院聘為碩士生導師。

                  夏婷婷:

                  堅守初心奉獻青春

                  夏婷婷扎根山區10年,多次放棄崗位調動機會,把青春和關愛給了學生,用柔弱的肩膀擔當起教書育人的責任。為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她周末當起守校老師,并走訪了班級20多名學生。身在山區的她生活拮據,但她不忍心看著孩子們因家庭困難吃不上飯,主動給困難家庭孩子生活費。堅守山區的她,多次被評為襄陽市“學生最滿意教師”和“師德標兵”等。

                  劉茜茹:

                  守護鄉親身體健康

                  出生于1998年的村醫劉茜茹,在基層醫療衛生領域綻放青春風采,其事跡先后被省、市媒體報道。她堅守初心,挨家挨戶隨訪、做記錄,兩年下來,整理出300多名需要定期隨訪的慢性病重點村民名單。她以醫者仁心換真心,大力宣傳健康知識,常常用自家故事告訴村民慢性病的危害,讓鄉親們學會預防、及時就醫。

                  盧艷霞:

                  賢惠兒媳感動鄉鄰

                  22歲時,盧艷霞從云南省遠嫁到保康縣馬橋鎮河南坪村,過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2020年春,一場車禍讓她失去了丈夫、公公和侄子3名親人。家里沒了“頂梁柱”,撫養兩個孩子和照顧婆婆的重擔壓在了這個外鄉妹子柔弱的肩膀上。有人勸她離開,她卻說:“我一走,這個家就散了,雖然婆婆的丈夫、兒子、孫子去世了,但她的兒媳和孫女還在!”她毫無怨言,用愛撐起這個家,把體弱多病的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把失去父親的兩個女兒撫養得陽光開朗。她勤勞賢惠,團結鄰里,得到父老鄉親的一致稱贊。

                  李傳友:

                  以愛詮釋孝老愛親

                  多年來,李傳友一家四口全靠他在建筑工地務工和自家5畝地的收入維持生計,生活拮據。2010年,李傳友在妻子的姨父、姨母生活無以為繼的情況下,把80歲高齡分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兩人接到家里贍養,這一贍養就是13年。2015年,妻子的姨父被確診為食道癌晚期,2017年去世。三年時間里,李傳友戒了煙,沒有買一件衣服、一雙皮鞋,用攢下的12萬元錢為老人治病。李傳友13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傳統美德。

                  全媒體記者孫修廷通訊員代麗思整理

                  標簽:

                  上一篇:女的可以給男的送剃須刀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