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熱點在線丨南昌地鐵上沙溝站建多個無用地鐵口 市民:錢多得沒地方花

                  2023-03-29 08:50:17來源:大江網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全媒體記者楊文超、胡啟越報道:一出站就被“騙進死胡同” 、五個地鐵口被墻包圍進出像“走迷宮”、設在主干道人流量較多的地鐵口只有步行梯......南昌地鐵上沙溝站附近居民這些年來困惑連連。

                  反映:上沙溝地鐵站出入口讓人摸不著頭腦

                  上沙溝站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二七北路和青山南路交會處,是南昌地鐵3號線、南昌地鐵4號線的換乘車站,因為靠近江西造紙廠宿舍等人流量較大的城市居民區,附近市民上下班對于地鐵的需求較大。


                  (資料圖)

                  此外,該站點周圍建有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賢士湖公園、花鳥市場等多個休閑好去處,用附近居民羅大爺的話來說:“一到周末,不曉得多少小年輕來這邊玩,結果一個個人出了地鐵口就傻眼。”當問起為何會傻眼,在地鐵口休閑的老大爺們紛紛打開話匣子,原來上沙溝站存在“四怪”現狀。

                  五個地鐵口進“圍城” 出入似走迷宮

                  上沙溝地鐵站共有7個地鐵口,4號地鐵口暫未開放,其余6個地鐵口位于二七北路北側。除1號地鐵口建在二七北路人行道,2、3、5、6、7號地鐵口坐落在大片宿舍樓被拆遷后的空地上。令居民不理解的是,這五個地鐵口一點不便民,“上沙溝這么多的地鐵口中,只有1號口比較醒目,2、3、5、6、7號口都被圍墻圈住了,出站的人不知道怎么出去,外面的人不知道怎么進來。”

                  因為出站指示牌沒有標明“墻內墻外”,第一次到上沙溝站的乘客往往一出站就進入“圍城”。乘客站在空地中心眺望,因圍墻東面的出口掩藏在墻壁缺口后,不易發覺,僅能看見圍墻北面設置了一個出口。

                  選擇北面出口的乘客通過巷道穿過江西造紙廠家屬生活小區才能到青山南路,手機地圖上直線百米左右的距離實際走路要繞很大一個彎。“如果晚上出站,路燈都沒安裝一個,路面又坑坑洼洼遍布石塊,碰到下雨天積水嚴重,本就像迷宮一樣想走出去更困難。”羅大爺表示。

                  乘客習慣橫穿火車軌道

                  空地南面緊挨鐵路軌道,據羅大爺介紹,該方向起初并未設置進出口,但因為繞路實在麻煩,人們就把鐵路沿線的圍擋打開,經過這么一“改造”,乘客就能橫穿鐵軌進入綠化公園,經過一片掩映的樹林來到二七北路,節省了大量繞路時間。

                  隨意橫穿鐵軌又會帶來安全隱患,記者跟隨乘客通過該出口,沿線并未設置鐵路相關的安全標識,橫穿其間,記者為加快步伐卻被枕木和碎石塊絆倒在鐵軌上,因為不清楚火車是否馬上經過該線路,不免驚出一身冷汗。

                  除靠近北面出口的6號口,記者發現,3、5、7號口的大部分出站乘客都靠橫穿鐵軌走出圍墻,其中不乏走路不穩當的兒童和老人,或者邊走路邊看手機的乘客。“鐵軌不是荒廢的,有時候能看見火車經過。”附近居民介紹稱,“鐵軌靠青山路段和佘山路段都設置了道口,不清楚為什么這里沒有建。”

                  近半數地鐵口作用不大甚至通往“死胡同”

                  “可能是錢多得沒地方花,要建這么多沒用的地鐵口。”羅大爺笑著表示,2、3、5、6、7號地鐵口相互兩個站點間既沒有建筑物也沒有馬路,空地上的位置也比較接近。在附近居民看來,從這五個口中任意一個出站的乘客想要走出圍墻,只有進入江西造紙廠家屬生活小區或者橫穿鐵軌,開放東面2號口和北面6號口就能滿足乘客出站需求。

                  5號口和7號口位于空地中心區域,“這兩個地鐵口屬于‘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平時從這里進出站的人不多。”羅大爺平時喜歡和朋友們坐在這兩個地鐵口外閑聊,“經常有人從這里出站后迷路,摸不著頭腦,要靠我們附近居民指路。”

                  3號口的設計則更為“奇葩”,出站抬頭就是高高的圍墻,加上沒有指示牌,初來乍到者往往跟著盲道右行。盲道沿著幾十米的圍墻一路鋪設并向左拐彎。不少人以為這條路能通往大馬路,結果又被“騙進”一個“死胡同”,盲道也在圍墻處戛然而止,“上過當的人以后都不會走3號口。”羅大爺表示。

                  人流量較多的地鐵口只有步行梯

                  居民口中唯一合理的1號地鐵口情況如何?二七北路沿途設置1、2、3、4號地鐵口,但2、3號地鐵口標牌和進出口都“躲在”圍墻后,乘客往往不知道怎么進入,而4號地鐵口尚沒有開放,選擇1號口進站似乎成為“單選題”,出站口擺放的數十輛共享單車也另一方面印證人流量較多。

                  然而承載人流量重擔的1號口設計并不“友好”,乘客進出需要爬超過40級臺階,一些長者往往走10余級臺階就要在拐角處扶著欄桿休息片刻,羅大爺坦言,不僅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不好進出,坐輪椅的殘疾人因為1號口沒有裝直行電梯也不方便進站。

                  探因:被拆遷地塊規劃未落實 臨時出入口挑大梁

                  針對居民反映的“四怪狀”,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回應稱,根據規范要求,每個車站至少設兩個出入口用于疏散,且在站廳層距離不大于100m。上沙溝站為3、4號線通道換乘車站,實際可看做兩座車站,按規范應至少設置四個出入口用于疏散,考慮到換乘站客流量較大,因此上沙溝站設置五個出入口。

                  原規劃設置的五個出入口目前均被圍墻圈住,為方便二七北路沿線市民乘坐地鐵,地鐵方面增設1號臨時出入口及4號出入口,現已開通1號臨時出入口,4號出入口將于5月份建成開通。

                  地鐵方面還回應,2、3、5、6、7號出入口原本較為均勻分布在每個規劃地塊內,舊城改造拆遷后該地塊規劃無法落實,才導致車站原出入口都位于一整塊拆遷空地內。經與屬地政府對接,地鐵站周邊已修建部分道路接駁乘客進出車站。規劃無法落實仍導致地塊內出入口積水無法排向市政管網、出入口周邊無照明。

                  為鐵路安全運行不設道口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通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地塊規劃無法落實的原因是,直到3號線通車,屬于鐵路方的江邊貨場線仍未拆遷。

                  目前上沙溝站東側的佘山路已經有一處鐵路道口,根據鐵路運行安全的相關規定,如果在上沙溝站位置增設道口供乘客通過,兩個道口間距就不滿足要求,會影響鐵路安全運行。

                  記者手記:城市設計應順從民聲

                  上沙溝地鐵站的種種設計似乎與南昌地鐵官網寫的“與美好同行”初衷背道而馳;乘客“望墻興嘆”,要么繞遠路要么橫穿鐵軌,多個出口目前看來功能太差存在浪費,盲道通向死胡同無形中也給殘障人士增添不少負擔。如此多的不便似乎都是圍墻造成的,那究竟是誰建的呢?

                  記者從南昌鐵路局了解到,圍墻不是鐵路方建的,根據五個地鐵口被圍住的現狀,可能是地鐵方在地鐵口施工時建的圍墻。然而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對于被“懷疑”建墻一事并不認同,并表示圍墻也不是他們建的。對于圍墻從何而來一事,地鐵方不愿透露太多,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再和地鐵施工單位核實一下情況,但截至發稿前仍未答復。

                  上沙溝站出入口不便民情況能否解決?大江網記者將持續關注。

                  標簽:

                  上一篇:孩子給離世父親發短信被回復:“我的孩子是最棒的,爸爸也想你”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