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注 > 詳情

                  豆粕點評:該來的還是會來的_每日消息

                  2023-03-27 09:18:39來源:恒力期貨


                  (資料圖片)

                  近期,豆粕期貨主力合約開啟了下跌模式,3.20-3.24當周期貨累計超跌5%。沿海地區的豆粕現貨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張家港豆粕現貨價格較上周下跌100-140元/噸,報3940元/噸;廣東豆粕現貨較上周下跌250-290元/噸,報3750元/噸;江蘇地區豆粕現貨價格較上周下跌260-300元/噸,報3940元/噸。從現階段的供需情況分析,除了豆粕下游需求持續走弱之外,供應端壓力激增是導致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進口大豆供應壓力近期增加

                  在美豆舊作減產導致出口量同比下滑以及新一季巴西大豆收獲進度較慢影響下,截止目前,一季度進口大豆到港量同比小幅上漲62萬噸至1538萬噸。雖然數值上體現的增量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巴西大豆本年度豐產,大豆產量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52億噸,預計出口量在9200-9400萬噸。這就使得供應壓力后移,進口大豆的供應壓力有可能在3月底至4月集中釋放。據ANEC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3年1、2月份大豆分別發貨94萬噸和754萬噸,同比均少于2022年1、2月。不過,巴西3月份預計大豆發貨量將達到1538萬噸,直接扭轉了之前發貨較少的狀況。因此,預計供應壓力將伴隨巴西大豆收獲進度的推進而增加。

                  二、豆粕下游需求走弱

                  目前,豆粕下游需求面臨較大的困境。豆粕高頻數據,比如豆粕油廠成交量以及提貨量,均出現明顯下降,這直接反映出了豆粕下游貿易商以及相關企業對于目前需求變差的謹慎心理。需求趨勢性也出現了走弱的跡象。比如飼用端,生豬價格下跌使得養殖利潤走弱,拖累了豆粕在生豬端的飼用需求。據農業農村部信息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23萬頭,結束了從22年初開始的上漲勢頭。如果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能夠傳導至生豬整體的存欄量上的話,豆粕最大的下游——飼用需求面臨下降的風險。

                  三、總結

                  近期宏觀風險頻出,美國銀行遭遇流動性風險以及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的潛在經濟衰退風險使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

                  受到上游CBOT大豆價格波動以及自身基本面偏弱的影響,國內豆粕價格近期處于下行趨勢。巴西大豆供應壓力占據主導,而阿根廷近期連續下調大豆產量,南美大豆供應偏寬松的格局有望得到緩解。同時在巴西增加國內大豆壓榨的情況下,南美大豆有望達到供需緊平衡,因此在短期供應壓力上升的過程中不必過分悲觀。另外,關注3月末的新一季美豆種植意向報告,市場目前對美豆播種預期與22年基本一致,如果天氣情況向有利于大豆生長過程,單產恢復配合種植面積變化不大,新一季美豆產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所恢復。

                  標簽:

                  上一篇:天天動態:高葉與王陽一起上臺領獎,網友呼吁速速合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