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瑜,呂蒙,陸遜,陸抗 周瑜(175-210)字公瑾,漢族,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
2、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
(資料圖片)
3、周瑜精通軍事,又精于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4、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于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5、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6、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國時東吳名將。
7、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
8、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9、孫權統事后,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10、從圍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
11、在軍旅之時,在孫權的勸說下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依賴。
12、后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于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13、又后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14、然而“蒙疾發”《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后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于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15、 陸遜(183-245),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16、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17、吳大帝孫權兄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18、于公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劉備蜀軍的“猇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
19、后因卷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于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標簽:
實干顯擔當 巾幗綻芳華——記“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女子中隊 全球視點
2023-03-2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是小小廚師長”
2023-03-22歐盟報告說歐洲南部和西部已現旱情_全球速訊
2023-03-22擔憂經濟前景 亞馬遜擬再裁員9000人 全球通訊
2023-03-22聚焦:女足世界杯款待套餐開始售賣
2023-03-22精選!相親還是詐騙——部分網絡婚戀交友平臺陷阱重重
2023-03-22世界熱推薦:對于單次事故最高報銷金額和免賠額您了解多少? 寵物經濟帶熱寵物保險 各個險種要算細賬
2023-03-22全球熱議:打擊“電詐”追贓65.5萬,警方現場返款!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