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uronews當地時間3月1日報道,為了應對老齡化加劇和出生率降低的問題,歐洲國家采取了各種各樣的策略,鼓勵女性生育更多的孩子,最常見的一種是給有新生兒的家庭發放某種形式的“嬰兒獎金(baby bonus)”。
在英國,如果一家有了第一個孩子,那么政府會每周給他們21.8英鎊(約合181元RMB)的獎金,如果他們有更多孩子,那么政府會每周再給他們14.45英鎊(約合120元RMB)的獎金。
這么算下來,一個月他們可以得到大概1200元RMB的補貼。在孩子16歲之前,這筆錢會一直發放。
(資料圖片)
與英國相比,意大利給的錢也是每月一千多元,但補貼的時間很短。
在意大利,新生兒父母每月可以從政府得到最多192歐元(約合1410元RMB)的補貼,父母收入越少,拿到的補貼越多。不過,政府的補貼只提供1年。
法國是發放獎金比較闊綽的歐洲國家。首先,新生兒家庭獲得一次性953歐元(約合6970元RMB)的獎金。然后,孩子3歲之前,法國政府會每月最多給173歐元(約合1270元RMB)的補貼。另外,法國還為家長提供幼托補助。
另外,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那么他們每月可以從政府拿到最多594歐元(約合4350元RMB)的補貼。
高度發達的北歐國家芬蘭更慷慨。芬蘭給第一個新生兒的家庭每月補貼約95歐元(約合700元RMB)。而且,每增加一個新生兒,每月的補貼就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
第二個孩子出生后每月補貼就會增加105歐元,第三個會再增加134歐元,第四個163歐元,到了第五個就是183歐元,之后就都是這個數了。
如果一家有三個孩子,那就會拿到近334歐元(約合2440元RMB)的補貼。
而且,這些錢會一直發放到孩子年滿17歲為止!
芬蘭個別地區為了提高當地出生率,還會在此基礎上給出更多的獎勵。
芬蘭小城萊斯蒂耶爾維(Lestijarvi)迫切希望改變人煙稀少的境況,自2012年以來,它就開始提供高達1萬歐元(約合7.3萬元RMB)的“嬰兒獎金”。
不過,為了留住人,這筆錢并不是一次發放,而是分10年發,每年給1000歐元(約合7300元RMB)。
到最后,這座城市還是沒能留住人。萊斯蒂耶爾維在2022年取消了這項福利。當地市長解釋說,許多接受了經濟援助的家庭拿到錢后,就搬到別的地方了。
2012年萊斯蒂耶爾維的人口是846人,可到了2021年底,萊斯蒂耶爾維的人口只剩下了719人!
這真是人財兩空。
在希臘,從2020年1月開始,政府就給每位新生兒的母親2000歐元(約合1.5萬元RMB)的獎金,而且這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在該國可以合法地永久居住。
希臘的移民一直不少,而且大多數是海外難民。2022年,希臘每萬人中就有9名移民。所以,你覺得希臘這個永久居住的條件誘人嗎?
相對于上面這些國家和地區直接給錢,匈牙利另辟蹊徑,從貸款和免稅上給予扶持。
在匈牙利,新婚夫婦可以從銀行貸款3萬歐元,如果5年內有了第一個孩子,那他們就可以不用付利息,如果他們有3個以上的孩子,那他們就干脆不用償還貸款了。
另外,匈牙利還規定,有4個孩子的女性可以永久免繳個人所得稅。匈牙利的這個稅率是15%。
通常情況下,平均每對夫婦大約需要生育2.1個孩子才能確保人口基數穩定,而歐洲國家2022年的生育率僅為1.49,比2020年(1.47)、2021年(1.48)有所提升,但仍屬于非常低的水平。
毫無疑問,歐洲國家的獎金、補貼和優惠待遇對提升出生率起到一定作用,但還有很多人不愿意生養孩子,尤其是最近兩三年,歐洲生活成本不斷升高,養育孩子的成本也隨之大幅提高。
政府的鼓勵政策依舊無法緩解很多人現實生活的壓力。英國Apryl公司最近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有59%的英國人(18-35歲)認為財務負擔是他們選擇(暫時)不要孩子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