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批次主要內容:1月客車市場降幅近三成,2月期客車新品低水位攀升,一汽紅旗QM7 vs 萬向“三代考”中巴,中通暢通Z8“座位化”,創維汽車選裝新款造型,江鈴全順V363國產化M1乘用/M2輕客版,北汽福田風景G5系列輕客版,長安跨越星V7系4.8米BEV客廂版。
【資料圖】
1月客車市場降幅近三成,2月期客車新品低水位攀升
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23年1月份M類客車市場共銷售2.15萬輛,環比、同比分別下降59.2%和29.5%,較2022開年有三成左右的降幅。具體看:
傳統大中型客車1月份分別銷售2400輛和965輛,同比增速-11.1%和-63.0%,呈現明顯的“一天一地”之勢。其中:大型客車整體企穩,主要是部分城市率先適應了不依賴補貼的自然發展勢頭,典型為北京市場與本月行業居首的北汽福田(銷售574輛),另外海外出口訂單也多在國內淡季期釋放,適當彌補了生產平衡,其余主要企業有宇通、金旅、中通和大金龍。中型客車則下降較快,單月未及千輛規模也是近年來首次(2020年2月僅有4百輛為歷年最低),主要是經濟型的8米級公交/座位滑坡,宇通432輛行業居首,而傳統團體則受波及有限,四川豐田171輛位居次席也說明了非營運細分市場的堅挺,其他主要企業還有中通和海格客車,前者增速較快,顯見整合輕型車公司的收益不錯。
輕型客車1月銷售1.81萬輛,環比、同比分別下降50.4%和27.9%,略好于大盤。考慮到歐系+日系+自主類的復合格局,企業排名也有部分調整,TOP5企業的上汽大通3700輛、長安3110輛、江鈴3080輛和福田3000輛差別不大,而南汽依維柯1800輛則居于第五位,近期擴展的大通V70產品線尚待推廣與市場接受。
2023年2月期第368批公示的M類客車新品合計25款,環比上漲31.6%、攀升勢頭明顯,同比去年第353批公示的30款則要下降16.7%,近半年均值也從上批的37.3款驟降至33.2款,可知今年的客車市場又要面臨新一輪苦斗。與N類貨車動輒十數個細分市場不同,M類客車的載客屬性本身相對單一,從而限制了體量規模的大小,這也是近年行業冥思苦挖潛力的主因,但這本身便是極難之事——任何需求都不會“無中生有”。
骨架蒙皮類的傳統大中客是受“新能源后補貼”影響最明顯的領域,本批非公交類以七款反超公交類的四款,二者合計僅有11款,整體較去年12月期的12款還要低,可見當前的低迷之勢,似乎又要搬出海外出口的救兵來維持局面。
沖壓車身的輕客類則欣欣向榮,本批出現了江鈴全順V363國產化的M1/M2類版本,以及全順V362 MCA、北汽福田風景G7和長安睿行M90。另外本批還出現了兩款乘用車結構的MPV類輕客版,考慮到中大型MPV具有足夠的車長和座椅排布空間,輕客版變型車也是其重要的配置版本。
一汽紅旗QM7 vs 萬向“三代考”中巴,中通暢通Z8“座位化”
本批新品雖然數量有限,但一汽紅旗QM7高端中巴是絕對的明星車型,也是一汽“數年磨一劍”的代表。不過從產品實際完成度來說,本款新品難以令大多數讀者滿意,從所謂家族造型元素堆砌到整車線條比例搭配失感,可知對于遠離傳統客車行業多年的一汽集團而言,做好一款精品車型仍非易事。
本批紅旗QM7即CA6730HA4T客車,全長7295mm、車寬2090mm,額定載客17-23人,可歸入行業的“考斯特中巴”大家族,但產品定位高端,與川豐柯斯達、宇通T7們應屬同一檔次。該車采用了紅旗乘用車家族的線型風格,橫向前日行燈、縱向后大燈,搭配直瀑狀前中網和U型鍍鉻輪廓裝飾件,組合前大燈位于傳統霧燈位置、整體構成直角梯形風格,但與周邊造型元素的呼應感不足。車身兩側有銀色防擦條,右中門板上貼有紅旗特色的裝飾件,由于是門板是活動部件也可理解,但左側一體式蒙皮也貼有對稱裝飾件則不知所云——客車圈設計尤其忌諱“為了造型而造型”,一汽仍需仔細閱讀設計語言。
該車軸距3990mm、前/后懸1310/1995mm均高于傳統考,主要結構差異在于保留了副駕駛司機門,從而造成門后立柱的“并梁”結構、整體略顯臃腫,加之副駕駛門上方小窗(加強筋)不及傳統考的照地觀察窗效果好,局部略有失分。該車腰部棱線采用曲線結構,在右中門前方開始向前燈具過渡,亦可利用雙色車身和黑漆區調整視覺效果,與傳統考的平直腰線可謂各有千秋。該車GVW=5.9噸、整備質量4.13噸,前獨立、后1片板簧懸掛,前圍頂部保留空調雙進氣孔,注明不作為公路/旅游客車使用,搭載一汽CA6GV30TD-04汽油機,3.0L、300馬力汽油機,最高車速130km/h,油耗15.9L/100km。
紅旗中巴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早期試制有19座CA630和21座CA640兩款旅游客車,雖然最終批產的是前者,但后者與今天的紅旗QM7更為接近。步入90年代后以CA6630旅游客車名義延續紅旗品牌生產,直至2001年10月因排放升級停產。早年的紅旗中巴更多延續了二代考的方塊風格,這也是彼時國內客車行業大量模仿的原型車。而今日的紅旗QM7雖然彰顯了新款家族風格,卻難免有“用力過猛”之嫌,其實仍可做進一步琢磨。
無獨有偶,本批萬向集團也申報了一款改型仿考中巴WXB6720BEV純電動客車,整體保留了“三代考”的圓潤風格,可與前款紅旗QM7中巴做直觀對比。該車全長7185mm、軸距4.2米,前后圍均采用小圓燈作為橫向大燈與霧燈,也是一種極簡搭配法。該車GVW=8.9噸、整備質量5.3噸,前獨立、后空氣懸掛,額定載客10-22人,搭載萬向一二三LFP動力電池,上萬清源智動車145kW驅動系統,最高車速100km/h。
中通客車本批申報了暢通Z8系列LCK6820EVA純電動客車,以座位客車名義申報公告,由此也需進行側翻等一系列試驗。該車全長8.19米、車寬2.3/2.34米,軸距4.5米,前3/4、后4片板簧懸掛,前/中單擺門或前單/左安全門,額定載客24-32/35人,未設置乘客站立區,搭載寧德時代LFP動力電池,中通240kW驅動系統,最高車速100km/h。目前采用公交結構作為基型車、以座位客車名義申報公告的“座位化”車型并不多見,如宇通ZK6106BEV3純電動客車;而以座位客車為藍本、以城市客車名義申報公告的“公交化”產品卻比比皆是(包括有/無乘客站立區)。本批中通新品采用了新國線涂裝,應是應對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而來,這也是近年最火的話題——平均運距不斷縮水、日趨農村客運化的公路班線市場,最終還是要靠傍上公交維持生計。
創維汽車選裝新款造型,江鈴全順V363國產化M1乘用/M2輕客版
本批M類客車新品呈現往月期罕見的結構形式,輕客類獨占半壁江山、成為拉動客車業前行的關鍵,傳統客車極度縮水至11款、占比44%。
輕客類合計12款、占比48%也是罕有的壟斷格局,包括九款歐系、一款日系和兩款自主類;同時兩款MPV類的加入也體現出“輕型商用車LCV”相互交叉滲透的特性。
傳統大中客則明顯受到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大有今不如昔之感。本批公交類沒有7-9米級中型結構,數量合計四款反不及座位類的五款,二者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勢。另外兩款考斯特類中巴的出現也為7米級客車產品線提供了更多選擇。
去年12月27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第11屆國際客車展覽會上,開沃汽車曾展出過高端三門公交NJL6128BEV,被部分網友驚呼為“黑金剛”。本批南京金龍申報了NJL6108EVD純電動低入口城市客車,在采用現款造型的同時,亦可選新款造型,同時啟用了“創維牌”SKYWORTH字母標和“創維汽車”字標,軸距5.8米,前/后空氣懸掛,額定載客90/80/75人、19-37座,搭載寧德時代LFP動力電池,南京金龍120/240kW、峰值2800Nm@2850rpm驅動系統。該車“造型選裝”其實是非常務實的做法,另外NJL6106EVD1/F/F1系列也可擴展新款造型,可最大限度盤活現有產品資源。
海格客車本批申報了KLQ6121HYFCEV1N7燃料電池客車,采海悅系列11.6米短款車身,前/后空氣懸掛,GVW=17噸,額定載客24-54座。該車搭載北京新研創能燃料電池+寧德時代LFP動力電池,金龍新能源350kW驅動系統,也是北京新研在商用車行業的首次配套,此前母公司則以大同和成都新研的名義為公交、牽引和廂運車配套。
江鈴汽車此前率先申報了國產化全順V363的廂運版,本批則迅速跟進M1乘用版和M2輕客版共計六款新品,從而為下半年的SOP量產做好了準備。
江鈴本批申報了長軸長懸、長軸、中軸和短軸四款基本型,對應3750、3300和3000mm軸距,保留中頂2485mm和高頂2775mm兩種配置,動力系統同此前廂運版,有AT/MT可選。
前兩款車型為同一平臺,均采用后雙胎驅動,主要是后懸從1225mm加長至1930mm,以適應車長從5998mm加長至6703mm,總質量GVW也從4.2噸提升至輕型客車的5噸上限,最大載客從15人提升至18人,相當于“小營運”。目前輕客行業除了南汽歐勝的M2-39版外,僅有江鈴汽車可提供6米以上的黃牌版本。
后四款車型均采用后單胎驅動,應對“多用途乘用車5.5米限令”而將中軸版設置為車長5498mm,M1/M2版分別對應額定載客6-9人和10-12人。而短軸款車長5230mm,較同類競品更有空間優勢,額定載客5-8人和10人。
北汽福田風景G5系列輕客版,長安跨越星V7系4.8米BEV客廂版
本批25款新品主要是輕客與MPV類產品積聚在5-5.5米規格,這也是傳統意義上M類輕型商用車LCV分布最為密集的領域。
本月期輕型新品合計14款、占比56%已超半數,在以往歷批都是罕有現象,其中5-5.5米規格合計11款是最繁榮的新品級別,而僅有的一款4.9米級新品為福田風景G7系BJ6489B1DXA-K1輕型客車。
傳統大中客覆蓋7.2-11.7米共五個規格,全部為大中型新品、合計占比44%,大型七款好于中型的四款,尤其8米級新品本批僅有兩款,與市場端的弱勢表現相映照。
本月期的“特觀對象”5字頭BEV客廂車僅有一款新品,即重慶長安跨越星V7系列的微面加長款。
北汽福田本批申報了兩款MPV類新品的輕客版,即BJ6526B1DXA-M1/VA-M2輕型客車,作為與福建奔馳Vito/V260L、華晨金杯閣瑞斯同類的車型,福田風景G5系列也具有布置四排座椅的空間,因而可做輕客版的轉化。
該系列全長5245mm、寬1825mm相當于日系大海獅規格,軸距3430mm、GVW=2755kg,前獨立、后4+1片板簧懸掛,后單胎驅動,額定載客10座,采用2+2+3+3的座椅布置形式,分別搭載沈陽航天三菱2.38L、160馬力或綿陽新晨2.0L、136馬力汽油機,最高車速150或125km/h,油耗9.5L/100km。
福田風景G5前身為蒙派克MP-X系列MPV,2006年首次行業亮相、次年正式發布,曾是福田冀希望“由商入乘”的重要砝碼和敲門磚,但在幾經波折后反被風景系列納入麾下,目前相當于福田“中VAN”產品線的一員,和圖雅諾“大VAN”形成互補。
河北長安本批申報了兩款睿行M90系新品SC6520AAJ/K6多用途乘用車,這是行業中非常著名的自主類輕客——歐系長頭結構、日系窄體車身,也是一些企業口中的“新歐海獅”車型。本批該系列申報有2.2米高頂和1.99米低頂兩款參數,均搭載五菱柳機LJ481Q6汽油機,2.0L、140馬力,從NEDC工況切換為WLTC循環,油耗申報為10.42或10.11L/100km,而這也是更接近產品實際使用的工況。
重慶長安本批申報了跨越星V7系列SC5031XXYPQ6B7BEV純電動廂式運輸車,實際是一款加長版微面產品,由于采用BEV驅動形式、也不再受發動機中置的微型面包車長度限制。該車全長4.8米、已突破傳統ICE微面的4.5米上限,而車寬1.68米、前/后輪距1442/1455mm則與原微面平臺保持一致,從而可看出產品結構的歸屬特性。該車軸距3135mm略有加長,GVW=2.7噸,額定載質量1.09噸、5.9立方米貨箱,搭載寧德時代38.64度LFP動力電池,蘇州匯川60kW驅動系統,最高車速80km/h,目前已有貨拉拉06、地上鐵600等字標可選擇,可知受到廣大城配物流B端客戶的青睞。目前東風小康C35和相關衍生車型也已利用BEV客廂車突破了車長4.5米的上限,成為龐雜的自主類輕客中的一員。(完)
文圖: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