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見習記者 李明會 北京報道
(相關資料圖)
正值企業春節假期后陸續復工,近日,香港攬儲戰再升溫。這次,香港銀行業“盯”上了打工人的開工紅包。
中銀香港特別推出短期高息定存優惠,用戶只要在1月18日起至2月5日期間使用該行的電子利是功能,即可在2月10日至28日期間,開設7天18厘短期高息港元定期存款。按最高存款10萬港元來計算,用戶一周可速賺350港元,折合人民幣300元左右。
自去年以來,香港多家銀行大幅上調存款利率,拉響了攬儲大戰。多家銀行上演高息誘惑,攬儲花樣繁多。這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將理財、股票、基金等資金轉至定存賬戶。
從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高息誘惑似乎確有成效。截至去年11月,香港持牌銀行定期港元存款總額年內提高43%,同比增長46%。
銀行業攬儲忙,開工利是也“不放過”
“恭喜發財,利是逗來。”春節假期后開工第一天,還在香港嶺南大學讀研究生的阿喜就在實習單位討到了19個開工利是。
正月期間,廣東、香港一帶都有派發利是,也就是紅包的習俗。在企業開工第一天,老板會給員工派發紅包,上級給下級發紅包,已婚給未婚發紅包,“利是派得多,今年也會賺得多”。甚至人們在路上遇見互道一聲“恭喜發財”,也會相互派個利是。
近年來,恒生、渣打、中銀香港、匯豐等各大銀行相繼推出電子利是功能。越來越多的人也選擇派發電子利是,紅包越來越大。
渣打銀行最新調查也發現,港人兔年派利是比以前更“大方”,無論是以傳統形式,或是電子利是方式,今年更多渣打銀行客戶派發大面額利是。新春頭五天,通過渣打銀行SC Pay“轉數快”派發的電子利是,近6成在港元200元或以上,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更有銀行以派發利是為由頭推廣短期高息定存。
中銀香港官網截圖
春節期間,中銀香港聯合米菲兔Miffy推出“兔年喜氣Phone利是”,規定從1月18日起至2月5日,凡透過Boc Pay或中銀香港手機銀行,以“利是”功能每進行一筆不限港元金額的轉賬至第三方,即可獲抽獎機會一次。每名用戶高多可以獲得60次抽獎機會,贏取8888港元現金獎賞。
而曾派發或接收過中銀電子利是的用戶,更可在2月10至28日期間,開設7天18厘短期高息港元定期存款。對于存入資金,中銀香港要求是合資格新資金1萬港元起,上限10萬港元。如按存10萬港元計算,一星期即可速賺350港元。
花式攬儲、高息定存“誘惑”幾何?
借派發利是高息攬儲,如此奇招,也不是香港的銀行第一次做了。
此前,中信銀行(國際)就曾推出“特快新冠疫苗”誘惑新客開戶儲蓄。
根據中信銀行(國際)公告,自2023年1月9日至3月31日,新客戶在該行存入合資格新資金400萬港元或以上,可獲得特快預留名額免費注射1針復必泰原始株或Omicron變異株BA.4-5二價疫苗。
據了解,該疫苗目前并不能在內地注射,而個人赴港接種基本需要提前預約。記者從復星健康平臺查詢到,該平臺提供的復必泰二價疫苗接種代約服務價格為299元,疊加接種及疫苗服務,復興健康提供的套餐價格在1579到1675元。預約接種時間方面,“最早可約第8天,最晚可約90天?!逼脚_客服對《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
香港銀行業攬儲花樣百出,利率方面更是“毫不含糊”。
記者注意到,雖然進入2023年,已有歐美大行在下調定期存款年利率,但不少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依然超過4%。
截至目前,對于港元新資金定存,匯豐銀行拋出的高達4.2%的優惠年利率依然有效。該行表示,在2023年2月16日前開立3個月港元新資金定期存款可享優惠年利率,如單一定期存款金額達港幣50萬元或以上,更可享額外高達港幣2000元現?獎賞。所謂新資金,簡單來說就是從其他銀行轉賬過來的錢或者在定存時,以現金或支票等形式新存入的錢。
雖然新資金已經失守利率4%,但恒生銀行的3個月及6個月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仍有4.68%。此外,中銀香港6個月定存利率為3.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香港各家銀行存款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一年期定存利率更是普遍不到2%。
有投資者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達了他的困惑,“印象中,香港的利率一直比大陸低,為什么這么高?是有什么蹊蹺么?”
這背后離不開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推動。
自1983年以來,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與美聯儲實行聯系匯率制度,旨在透過嚴謹、穩健和透明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使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
2022年,美聯儲上演史詩級加息。從去年3月份開始,美聯儲連續7次加息,2022年全年累計加息425個基點。
緊跟美聯儲加息腳步,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對基本利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調。2022年12月15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50個基點至4.25%-4.5%。當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4.75%。受此影響,銀行攬儲成本水漲船高。
記者注意到,香港銀行業如此高息攬儲,確實吸引了不少來自理財或股票的資金。
家在香港的林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她在去年11月選擇了建行亞洲6個月的定存,彼時利率為4.3%。
“現在還做什么投資,加息周期,銀行定存走起。”林女士如是說。
從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高息誘惑似乎確有成效。
去年11月,香港持牌銀行定期港元存款總額從年初的23493億港元增長到33641億港元,年內提高了43%,相比2021年11月同比增長46%。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