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 詳情

                  每日觀點:2022逆境與艱難,前三季度25家工控上市企業成績單!

                  2022-11-14 11:09:55來源:中國傳動網

                  2022年前三季度,國內的疫情管控反復且持續高壓收緊,國外政治、經濟局勢撲朔迷離,疊加上游大宗商品、原材料供應鏈緊張、價格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國內各家工控企業承受較大的生存與成本增長壓力。

                  另一方面,在國內“雙碳”能源政策引領之下,多家企業通過提前布局鋰電、光伏、風電、工業機器人等景氣度較好、成長性較強的熱門賽道,加大新技術研發投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在較為逆勢與艱難的環境中,依然展現出強烈的韌性與增長態勢。


                  (資料圖片)

                  本刊選取國內25家工控已上市企業,從營業收入來看,匯川技術、臥龍電驅、大族激光前三季度營收超過100億元,為國內工控上市企業銷售業績前三強。

                  具體來看,匯川技術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2.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79%;

                  從五大業務銷售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32.65億元,同比增長83.3%,業績增速位列五大板塊之首;通用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分別營收83.23億元、4.03億元,同比增長21.7%;39.79%;此外,電梯電氣大配套、及軌道交通分別營收38.26億元、2.8億元,同比下滑2.48%、35.77%。

                  臥龍電驅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2.51億元,同比增長7.38%;歸母凈利潤7.84億元,同比增長17.1%。

                  大族激光1-9月實現營業收入105.62億元,同比下降11.47%,歸母凈利潤為10.14億元,同比下降32.45%。多項財務指標較上年同期波動幅度較大,大族激光稱,受疫情影響公司下游客戶需求不足、訂單減少。

                  半年報數據顯示,激光及自動化配套設備、PCB 及自動化配套設備的營收同比分別下滑7.25%、9.35%。大族激光解釋稱,疫情影響下游客戶投資趨于謹慎,公司訂單有所下降;此外,在光伏、動力電池、核心器件(大族全球智能制造基地)等研發投入增加,成本有所增長。

                  江特電機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22億元,同比增長127.71%;歸母凈利潤19.6億元,同比增長685.72%。受益于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公司鋰鹽業務外部環境持續向好,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碳酸鋰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出現一定幅度上漲。

                  中控技術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27億元,同比增長44.63%;實現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42.45%,公司基于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儀器儀表形成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獲取訂單同比增長。

                  麥格米特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9.86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凈利潤3.04億元,同比下降5%;

                  1)主要受益配套車企的放量;電動車電驅電源相關產品實現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超70%,2)因通信電源、逆變器部件產品的高增長;工業電源實現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30-40%。

                  此外,英威騰、埃斯頓、新時達、鳴志電器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8.99億元、25.42億元、24.04億元、21.24億元。

                  其中,英威騰主營業務收入的 60%以上主要為工業自動化業務,埃斯頓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加36.9%,機器人版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第三季度機器人國內業務同比增長69.95%)。

                  另外,信捷電氣、合康新能、華中數控、雷賽智能、科力爾、昊志機電、新風光、禾川科技、中大力德、偉創電氣等10家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在5億元—10億元區間。

                  步科股份、綠的諧波、藍海華騰、維宏股份、正弦電氣等5家企業前三季度營收在2億元—10億元區間。

                  凈利潤增速方面,匯川技術、臥龍電驅、江特電機、中控技術、埃斯頓、雷賽智能、偉創電氣、步科股份、藍海華騰等9家企業凈利潤均呈現上漲趨勢,而大族激光、麥格米特、鳴志電器、信捷電氣、合康新能、科力爾、昊志機電、中大力德、綠的諧波、維宏股份、正弦電氣等11家企業凈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標簽:

                  上一篇:要聞:世界著名的電動工具品牌與鋰電技術革新發展現狀
                  下一篇:全球動態:電池級碳酸鋰報價創新高,特斯拉這波大降價,國產車怕是跟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