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王恒濤、李恒、王自宸
夏日炎炎,荊楚大地草木繁盛,綠水清幽。資料顯示,湖北有大小湖泊1000余個,素有“千湖之省”之稱。記者近日在這里調研觀察到,以前湖泊中“圍網養魚”的現象基本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圍網種草”。
東湖是武漢的“城市客廳”,沿東湖綠道步行,只見湖中設有圍網,將湖面相隔,一分為二:網外湖面一眼望不到邊,碧波蕩漾;網內湖邊水草蕩漾,不時可見魚游草間,影布湖底。
【資料圖】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年禁漁以來,魚類種群數量快速恢復,大片區域水草被魚兒吃凈,湖底泥沙隨波泛起,水質受到影響。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開始探索人工種草。無奈,草種得慢,魚吃得多,技術人員情急之下想出了“圍網種草”之技。
不但武漢如此,水域面積較大的湖北省鄂州市,情況如出一轍。梁子湖,湖北省第二大湖泊,地跨武漢市江夏區和鄂州市。
鄂州市梁子湖區委書記蔡和林介紹,20世紀80年代,圍網養殖傳入當地,“圍網大軍”興起,各家插竿圍網,養殖業發展失序。2012年,湖北省制定出臺湖泊保護條例,開啟依法治湖新征程。
通過“一湖一勘”,湖北全面摸清當地面積100畝以上的湖泊情況,并公布了755個省級湖泊保護名錄,明確了省、市、縣、鄉四級“湖長”,并選聘了一批志愿者擔任民間“湖長”。
2017年底,梁子湖水生生物保護區開始全面禁捕。漁民上岸,當地漁業資源的修復能力出人意料。據當地居民說,二三十斤的大魚隨處可見。鄂州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兩山”理念如今深入人心,梁子湖幾年來大變樣。良好的生態引來了水鳥云集,每年都會有很多游客沿湖觀鳥,這也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隨著湖泊里魚類增多,原來一直豐茂的芡實、菱角、野蓮、苦草、水葫蘆等植物逐年減少。為此,當地加大水草種植力度。
湖面插旗、湖底圍網,施工船只穿梭不停……在梁子湖,工作人員種草、護草正忙。鄂州市生態環境局梁子湖區分局局長余鴻介紹,今年整個梁子湖“圍網種草”面積將達7000畝。
從“圍網養魚”到“圍網種草”,折射出湖泊發展與保護的理念之變。湖北當地干部表示,將繼續采取“圍網種草”措施,切實守牢生態保護紅線,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確保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穩固。(王恒濤 李恒 王自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