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恰西在伊犁眾景點中算是偏小眾的,面積也小,但卻濃縮了整個伊犁河谷的精華,屬于小而美的景區。
(相關資料圖)
恰西畫卷觀景臺,猶如一幅大氣磅礴的天然畫卷。
看到小羊又走不動了。威廉天性喜歡各種小動物,對小動物特別有愛心。
看導覽圖恰西森林的深處有一個瀑布,心想雪山上一路匯聚的溪水流下來的瀑布應該很壯觀吧,于是坐上觀光車前往。
沿途的風景。
下車后需要沿著河邊繼續走一段,我們一路走一路玩。
走到了目的地一整個驚呆,這?!這瀑布也太迷你了吧
名列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的那拉提草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景區,管理有序,基礎設施完善,是伊犁州的龍頭景區。
天界臺,“人間天堂入口,天上人間之界”,這里是那拉提空中草原的入口,是河谷草原與空中草原的分水嶺。站在最高點,可以鳥瞰空中草原遼闊壯麗的風景。
天牧臺。我們在這里簡單吃了午餐,還觀看了一場哈薩克族的歌舞表演。
抱小羊環節換成了騎小牛
威廉VS那拉提小牛,拔河比賽現場。
游牧人家,區間車底站、也是風景最美的一站。
伊犁與法國的普羅旺斯地處同一緯度帶,且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相似,是中國的薰衣草之鄉,全國80%的薰衣草都出自伊犁。每年6-7月是最佳觀賞期。
回伊寧的路上,司機帶我們去了“天山花海”景區,這里有上萬畝的薰衣草花田。
一片紫色的海洋。新疆的薰衣草,絲毫不比普羅旺斯的差。
我們的伊犁之行到這里就結束了,接下來的行程是去烏魯木齊。選擇哪種交通方式去呢?這里必須要提一下大名鼎鼎的“獨庫公路”了。
獨庫公路,北起北疆獨山子市、南至南疆庫車市,是一條連接南北疆的史詩級公路。由于地域特殊,獨庫公路每年只開放四個月,其他時間實行交通管制。因沿途風光旖旎,濃縮了新疆幾乎所有的景致,獨庫公路備受游客青睞,被稱為中國最美公路。也正因此,每年獨庫開放的時候,都會變成“堵哭”公路。
起初規劃旅行路線時,最理想的方案是結束伊犁段的行程后,我們走獨庫公路北段到烏魯木齊,這樣既能體驗“一生必走”的獨庫景觀大道,又可以不走回頭路返回伊寧。但是直到我們動身去新疆之前,都沒有從官方渠道獲知獨庫開放的具體時間。因此,從伊犁如何去烏魯木齊的方案始終懸而未決。最終在旅行過程中,我在網上看到消息2023年獨庫公路的開放時間定于6月18日。只比我們的行程晚了三天,遺憾地錯過了
走不了獨庫那就Plan B,返回伊寧,然后坐高鐵去烏市!
坐上“綠皮”高鐵復興號,出發啦~
繼導航播報、航班播報后,威廉又get了一項“絕活”——模仿列車語音播報。新疆回來一個月了,他還會時不時地念叨,“新疆是個好地方,坐著火車游新疆。列車組全程禁止吸煙……前方到站烏魯木齊,下車的旅客請攜帶好您的物品和小孩兒……”
到達烏魯木齊,出租車司機推薦了一家本地人常去吃的抓飯,就在我們入住的酒店附近。
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巴扎,每一位到新疆的游客都不會錯過這里。
國際大巴扎是烏魯木齊最有名氣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筑風格。回顧北疆伊犁行,風景是真的美,但也是真的累!這次伊犁之旅是我至今旅行經歷中最累的一次,即便每天只安排了一個景區,但在體驗感上仍然很“特種兵”。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新疆太大了。首先,景區太遠,哪怕前一晚已經住在距離最近的縣城,每天還是需要花費數小時在路程上,且大多數時候路況不好,山路多、路面窄。其次,景區大門與能看到美景的地方相距甚遠,幾乎都需要乘坐區間車或騎馬,坐上區間車動輒又是一個小時、有時還需要多次換乘,一路折騰到達終點站時,體力精力都已經消耗大半。以為這就能看到絕美的風景了?No!等著你的是沿著山坡起伏、蜿蜒曲折看不到盡頭的木棧道。抱著“來都來了,爬也要爬到終點”的心態,好不容易走到了觀景臺,如果這時再遇上烏云、雷雨,沒看到最佳觀賞效果,那真的是累劈的心情此外,還有一個個人原因,就是我那精準無比的生物鐘。雖然到新疆后立馬“入鄉隨俗”適應了當地時間,晚上十二點以后才睡,但我的生物鐘卻還是內陸時間,每天早上六七點鐘就會自然醒,真的好崩潰啊。
美好的風景可以治愈一切,新疆的美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大氣中透著靈動,蒼茫中透著恬靜,厚重中透著清新。“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新疆,不盡中國之美”,只有親眼所見、親身所感,才能體會到這句話說的并不夸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