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月9日訊(記者 余詩琪)一級市場又來了個大玩家。
日前,市值超千億的海螺水泥(600585.SH)發公告稱,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15億元,參與投資設立安徽海螺海通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工業互聯網母基金”)。這是它參與設立的首支母基金。
公告顯示,該母基金及其子基金,將重點投向“工業互聯網+”生態平臺內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項目,包括智能制造、工業平臺、工業軟件、工業供應鏈、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硬件、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領域。
(相關資料圖)
據悉,海螺水泥是規模僅次于中國建材旗下天山股份的水泥巨頭,2000年到2020年,它的營收增長超140倍,股價一路走高,市值最高點超過3000億元,被稱為“水泥茅”。不過受行業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遇冷的影響,2020年下半年開始,海螺水泥股價進入下行通道,截至今日收盤市值1388.95億元,較高點已經腰斬過半。
主營業務低迷的困境還在持續,2022年海螺水泥實現營收1320.22億元,同比下降21.40%;實現凈利潤156.61億元,同比下降52.92%。這也是繼2021年上述兩項指標同比出現雙降后,再度雙降。在不久前的股東大會上,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群峰明確表示,海螺水泥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股東大會之后僅七天,海螺水泥宣布出資15億參與設立母基金,投向工業互聯網。
“水泥茅”的首支母基金
作為“水泥茅”的首支母基金,海螺水泥下了重金。它不僅以自有資金認繳15億元,還通過海螺集團旗下海螺資本擬出資5億元。公告顯示,基金總規模為50億元。海螺系兩公司比例分別占基金認繳出資額的30%和10%,合計起來是整支母基金的最大出資方。
一位投行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海螺這只母基金在管理人和參投方的選擇上也很有特點,讓券商私募子做管理人,政府引導基金做LP。也就是說,海螺水泥聯手國資和券商私募子,投向自己并不熟悉的工業互聯網領域。
公告顯示,母基金管理人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是海通證券旗下的私募子基金,認繳出資額19億元,出資比例為38%。其他出資方分別是蕪湖產業投資基金公司、蕪湖高新產業發展基金公司、蕪湖市鏡湖振業投資基金公司、寧波商毅軟件公司。除寧波商毅軟件公司外的三家基金,都是政府引導基金。
上文中的投行人士進一步指出,上市公司和當地國資合作,具備天然的信任基礎。券商私募子作為市場化資金可以與政府引導基金互補,成為投資的放大杠桿,實現招引需求,也能夠幫助培育當地產業的發展?!?/p>
從母基金的具體細節來看,海螺水泥和國資的訴求并不完全相同。招引落地是國資的首要訴求。在返投要求中明確提到,工業互聯網母基金設立的子基金,合計投資于安徽省內企業的金額不低于所有子基金合計實際投資額的60%。且投資于安徽省蕪湖市內、弋江區和鏡湖區的項目資金總額,均不得低于蕪湖產投、高新基金、鏡湖振業向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實繳出資額的2倍。
《科創板日報》記者與多位投資人交流,返投是目前機構GP和政府LP溝通時的焦點。機構GP普遍希望能降低返投比例控制在1.5倍以下,像以上母基金提到的2倍返投,對不少項目來說是個挺高的門檻。
海螺水泥則是希望通過投資實現轉型升級。它在公告中表示,通過參與投資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可以優化投資結構,通過產融結合助力上市公司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并可加強工業互聯網領域技術儲備,吸引專業人才。
靠投資轉型?
在投資母基金前,海螺水泥已經在新材料領域試水了跨界投資。
2021年,它與中建材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及其它有限合伙人共同出資設立了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材料產業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150億元,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16億元。
據披露,新材料產業基金明確提到,除非經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上峰建材有限公司、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及海螺水泥協商一致,合伙企業不得投資水泥、商混、骨料、機制砂項目。這只基金將投向纖維及復合材料、玻璃基材料、膜材料、光電材料、晶體材料等新材料領域。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新材料產業基金成立至今,已經投資了11起,收獲一個擬IPO項目(西安奕斯偉),還有中導薄膜、中材鋰膜等4家獨角獸企業。也是在這只基金中,海螺水泥和蕪湖產業投資實現了牽手合作。
在設立基金的同時,海螺水泥還自己下場做投資。新能源是它最受關注的投資方向,這一業務也是從2021年開始切入。2021年8月底,海螺水泥收購了關聯方海螺投資持有的海螺新能源100%股權,交易對價為44321.06萬元。
當時海螺水泥稱,公司將充分發揮資金優勢和區位優勢,發展新能源業務,有利于打造新的產業增長級。
此后海螺水泥持續加注新能源。2022年3月,海螺水泥公告稱,2022年,將投資50億元用于發展光伏電站、儲能項目等新能源業務,實現下屬工廠光伏發電全覆蓋,預計到2022年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可達1GW,年發電能力10億度。
到2022年年底,該公司100%持股的海螺新能源,年內獨立出資設立了53家新能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群峰在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新能源行業未來增長空間依然廣闊;同時新能源業務對水泥主業減碳能夠提供強大的支撐,輔助主業。公司一直在研究新能源產業鏈,目前投資的項目主要是電站和儲能。隨著業務繼續向產業鏈上游發展,公司也在進行光伏玻璃的布局。
新能源、新材料、工業互聯網,這只“水泥茅”觸角通過投資已然越伸越遠,在一級市場撬動的資源也越來越多,但通過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科創板日報》將持續跟蹤。
標簽:
中超12輪綜述:海港2記點球逆轉 武漢三鎮8輪1勝 國安點球絕平大連人 要聞速遞
2023-06-09全球新資訊:“山高水長——秦天孫書法作品捐贈展”在杭州開幕
2023-06-09關于公開征集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標識、主題曲、吉祥物設計的公告|天天消息
2023-06-09從太空見證寧夏的“紫色名片”——戈壁灘上孕育出葡萄酒產業奇跡
2023-06-09佳龍科技總工程師陳小林辭職 2022年公司凈利1678.6萬
2023-06-09一位付費API工程師如何制造了推特今年第七次崩潰?
2023-06-09小米13 Ultra DXOMARK影像評分出爐:140分 不如小米11 Ultra
2023-06-09敦促獨董、資管“施壓”管理層,日本繼續發力“日特估”,稱“拉估值”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