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的誕生順應了普惠金融的要求,承擔著支持民營經濟、服務小微的歷史使命。經過近年來的發展,19家民營銀行形成了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模式,并用各自本領實踐普惠金融的初心。
本文從多家民營銀行在核心技術、小微服務、開放合作3個層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揭示民營銀行發展思路與思考。
(資料圖)
一、技術是核心,也是基礎,注重科技能力賦能業務實踐
“科技立行”是多家民營銀行的共識。
相比于傳統銀行的網點、產品、存量存貸款客戶資源等優勢,民營銀行顯然無法媲美,但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部分科技優勢突出的民營銀行突破了傳統金融服務在物理網點和時間上的限制,為實現差異化發展,服務普惠金融創造了可能性。
除了普遍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外,民營銀行還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科技創新和應用成效顯著,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競爭優勢突出。有的民營銀行已經具備了行業領先的科技水平和研發實力,并形成對外技術輸出能力。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堅定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立自強的發展道路,將科技作為驅動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助力了數字銀行業務的降本增效及高質量發展。
微眾銀行持續打磨優化基于“Openhive開放蜂巢”技術的全分布式核心系統架構,2022年,實現關鍵產品綜合可用率高于99.999%,超越電信級標準,在支撐單日金融交易筆數突破8.4億筆的同時,戶均IT運維成本進一步降至2元。同時,微眾銀行也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領域均有一定成績,通過開源生態將科技成果向全球企業賦能,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推動科技成果切實轉化為生產力,還不斷完善以FATE開源生態為核心的聯邦學習生態,持續提高影響力。
但要獲得如此深厚的能力積累卻并非易事,不僅需要戰略上的重視,還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微眾銀行自成立以來,科技人員占比始終保持在50%以上,2022年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超過20%,截至2022年末,微眾銀行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500項,在隱私計算等前沿領域專利申請量居于全球銀行業前列。
除了微眾銀行外,網商銀行、金城銀行等同樣在科技方面表現亮眼。
網商銀行持續通過科技探索,深入布局前沿技術,更是首創了“大山雀”衛星遙感技術、“大雁”數字供應鏈金融系統、“百靈”人工智能風控系統等。而金城銀行已搭建完成“兩地三中心”雙活容災架構體系,實現數據中心級故障秒級切換,并形成業務多活架構部署的基礎支撐能力;建立防護全面覆蓋、風險提前處置、威脅主動防御、技術安全可控的新型動態信息安全防御體系。
二、小微是重點,也是特色,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金融服務
近年來在經濟增長放緩、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部分小微企業因缺客源、缺訂單而創收受限,工資、租金等支出卻相對剛性,導致資金鏈趨于緊張,經營壓力增大。
為助力小微企業應對挑戰,人行推動落實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銀保監會引導銀行業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供給,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委及各地政府陸續推出“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房租減免、社保延遲繳納、現金補貼等一系列紓困政策。由此可見,以金融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是整個行業的共同目標。
針對當下小微金融服務的難點和痛點,各家民營銀行正在結合自身特點,差異化服務小微客戶。
微眾銀行依托金融科技能力,打造多元化的普惠金融矩陣,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提供“既普且惠”的金融服務,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
“微業貸”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方面走出了一條商業可持續的有效路徑,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推出的全國首個線上化、無抵押、隨借隨用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產品,目前已覆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截至2022年末,“微業貸”的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貸款余額占比超70%;企業征信白戶占比超50%,讓更多小微企業有機會平等地享受到及時、安心的銀行信貸服務;信用貸款余額占比達98%,緩解了小微企業因缺少抵質押物而融資難的問題。截至2022年末,微業貸累計授信客戶超110萬家,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以下企業占客戶總數超70%,超50%的授信客戶是“首貸戶”。
網商銀行不設線下網點,借助實踐多年的無接觸貸款“310”模式(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干預),為更多小微經營者提供純線上的金融服務,讓每一部手機都能成為便捷的銀行網點。截至2022年末,累計超過5000萬小微經營者使用過網商銀行的數字信貸服務。
新網銀行則是堅持差異化定位,瞄準小微商戶的融資難點和痛點,緊扣小微金融服務“量增、面擴、質升、價降”目標,小微信貸規模實現較快增長。截至2022年末,新網銀行小微貸款累計發放超750億元,貸款增速超70%。
億聯銀行依托互聯網場景平臺上的小微經營客戶,通過借款人的個人信息、經營信息及三方數據信息,提供小額、高頻貸款服務,憑借在線申請、生物識別、模型評分、遠程放款等手段,真正實現了“無接觸金融服務”,已累計放款超過150億元,為超過30萬小微客戶提供了服務。
三、開放合作是策略,也是互補,共同推進金融服務的普及化和便捷化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格局下,民營銀行借助自身科技和資源等優勢,通過推進開放銀行模式跨界互聯,與各業態進行融合,盡可能實現差異化經營,滿足普惠客群需求幾乎成了民營銀行發展的必然。
事實上,開放銀行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更將成為商業銀行的新業態,是銀行在數字化社會深化演進過程中的發展方向。
包括微眾銀行、蘇寧銀行在內的多家民營銀行紛紛有所行動。
微眾銀行致力于成為開源技術貢獻者和開源社區建設者,已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建立了開源項目社區,共開源了33個項目,在代碼托管平臺獲得來自全球開發者的超過35,500個Star,13,300個Fork,2022年吸引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助推了產業數字化進一步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今年5月中旬,蘇寧銀行與中建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協議,以云筑網為合作平臺,創新數字科技應用,投入優質金融資源,共同支持建筑業領域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蘇寧銀行遵循“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經營邏輯,大力推動數字金融與生產場景深度融合,目前已與上百個經濟場景平臺建立合作,覆蓋農業、家電、物流、餐飲、批發零售、建筑業等行業,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在采購、備貨、運輸等各環節的融資需求,加力提升場景內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
未來,民營銀行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政府部門、社會各方進行更為廣泛的鏈接,連接更多的優質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個更加適宜普惠金融發展的經營環境,形成基于優勢場景的金融服務生態,實現多方共贏。
標簽:
今日快訊:布袋上市公司有哪些?(6月9日)
2023-06-09焦點快播:工信部辛國斌:全國累計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10165個 基本實現了就近回收
2023-06-09廣東韶關樂昌110千伏南岸輸變電工程項目核準獲批
2023-06-09用電飯鍋煮牛肉要多久 用電飯鍋煮牛肉要多長時間 世界新視野
2023-06-09河粉要泡多久 河粉用什么水泡開_天天通訊
2023-06-09什么情況?4家券商、8人集體被罰!研究業務惹大禍…
2023-06-09福建省三明市2023-06-06 22:40發布暴雨黃色預警_當前速看
2023-06-09吉林省白城市2023-06-06 22:33發布大風藍色預警-熱點在線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