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 詳情

                  崇禎悲歌:是怎么被逼上自尋死路的

                  2023-04-25 12:17:12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崇禎是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

                  大量的戰船出現在了登萊附近的海面上,登萊兵備道王廷試和登萊總兵楊國棟趕緊調兵遣將準備迎擊。

                  毛 文 龍 再 拜 上 書 於 滿 洲 國 皇 帝 陛 下。。。請 爾 取 山 海 關 ,我 取 山 東 。若 從 兩 旁 夾 攻 ,則 大 事 成 矣 。我 不 分 疆 土 ,亦 不 屬 爾 管 轄 。


                  (資料圖)

                  毛大帥似乎準備踐行他向皇太極去的第六封信中提出的戰略構想了,但是最終東江軍的戰船只是在海上漂著并沒有靠岸。

                  不知道是毛大帥下不了這個決心呢,還是皇太極沒有出兵配合,總之東江軍擅自進入登萊海域一段時間后便主動撤退了。

                  《滿洲老檔》中王子登給皇太極的密函里也沒有提到約定日期出兵的事情,所以這次東江軍出現在登萊應該只是毛文龍對明廷的一次示威。

                  可是各鎮軍隊駐防是有嚴格規定的,軍隊要進入別的鎮是必須有兵部明文令諭才可成行的。

                  毫無疑問,毛文龍的這種做法已經是明顯的逾制了,這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統治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按照明律這事毛文龍只是被撤職都是法外開恩了。

                  單憑這件事,薊遼督師袁崇煥按照圣旨給予的權力將毛文龍明正典刑完全合法合規。

                  毛大帥雖然在登萊海面上雄了一把,但是他現在有一個嚴重的問題,跟后金做買賣是有錢賺,可是他的手下東江軍民還得吃飯啊。

                  丁卯之役,毛文龍不但沒幫上忙還殺良冒功給朝鮮添堵

                  天啟七年正月丁卯之役,東江軍在遼東、朝鮮的屯糧地都被后金給收了,東江軍撤退時又殺良冒功跟朝鮮鬧掰了,至于國際貿易對象后金它自個都在鬧饑荒,毛大帥現在能指望的上救命糧食只可能是明廷供應了。

                  前面說了明朝到邊鎮當兵家屬是會跟著去的,為了養活這些家屬就必須得靠餉銀買糧食。

                  爆出了冒領軍餉的丑聞自然要裁餉,可東江軍餉一直按內地兵的七成發放本就有些低了。

                  因此袁崇煥為了穩住東江軍的軍心提議比關寧高四成核餉,也就是47萬兩一年。但是戶部沒有接納他的意見只同意按內地標準給餉35萬兩一年,可是戶部的意見卻被崇禎駁回了。

                  11月崇禎大筆一揮確定了按原來的標準給餉--也就是內地的七成。

                  這樣核餉下來后,天啟七年時監軍太監跟毛大帥提的增餉到100萬兩的大餅自然是沒了,之前的70萬一年的餉銀也僅僅剩下了24萬兩。

                  說袁崇煥辜負了崇禎期待的文章總愛說袁崇煥要啥崇禎都給可袁崇煥在關外啥事都沒干,可是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崇禎對袁崇煥并不是有求必應的,崇禎跟袁崇煥討價還價比戶部還狠。

                  對了,為了給東江軍多弄點餉銀,眼見東江軍核餉標準已經不能更改的袁督師還跟崇禎在東江軍人數上扯皮,賴人家王廷試把東江人數核算少了要求重核,結果袁督師在崇禎那碰了一鼻子的灰。

                  這點大家沒想到吧?

                  碼字的也意外崇禎和袁崇煥的第一次矛盾產生居然是因為東江

                  崇禎和袁崇煥第一次真正的產生矛盾,就是在崇禎元年11月的東江軍核餉問題上。

                  這份新的年薪標準通知發到皮島,本來還得意自己去登萊威風了一把朝廷啥都不敢追究的毛大帥頓時跟跌到了冰窟窿里一般。

                  按照明朝的制度崇禎二年春袁崇煥才正式成為了毛文龍的直接上司,這是毛文龍自找的。

                  明朝的官制就是這樣,現管比縣官管用。

                  崇禎二年(1629年)閏四月,袁崇煥正式在覺華島設立了餉司,東江糧餉不再經由登萊轉運而是由天津衛直接運往覺華島,由餉司審核后發往皮島。

                  到這會,毛大帥才反應過來朝廷為啥沒有追究他,因為崇禎已經把他甩給袁崇煥處理了。

                  至于為啥會是這樣的結果,這個真的就沒有史料記載了。

                  12月毛大帥姍姍來遲的那一封向朝廷解釋自家幾十號戰船是因為避臺風才進入登萊海域的奏章,大概正是得到了朝廷降薪通知后才趕緊連夜發出來的。

                  可是到這會才發奏章解釋戰船什么的是不是遇到臺風還有用嗎?

                  而且:

                  平遼總兵毛文龍因前舟泊登島,兵科許譽卿言其蹤跡可疑,旨令回奏。文龍疏言,因風飄至,且言兵聞沙汰兼疑叛謀心咸忿惋。旨勉慰之。(《崇禎長編》元年十二月記錄)

                  注:《崇禎長編》作者是誰已經不可考,清代的汪楫將其編纂成書,它有點類似于明思宗實錄的民間版。

                  毛文龍比袁崇煥可狂多了

                  毛大帥還是比袁督師更狂一些啊,這種時候不謙卑求諒解還繼續以可能激起兵變對朝廷相要挾,真不知道他的明朝忠臣之名網絡間是怎么給他戴上的。

                  毛大帥先是闊科再是登萊,兩件事崇禎心里都給他記得清清楚楚,他在崇禎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定了。所以袁崇煥下獄后給毛文龍伸冤的浙黨御史們都被崇禎嚴厲斥責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事情到這兒還沒完呢。

                  崇禎不但減餉,還追餉。

                  崇禎下旨核算之前東江軍冒領了多少餉銀,戶部得到皇帝的旨意后立馬加班加點連夜核算出了東江冒領的軍餉。

                  天啟四年(1624年)至天啟七年(1627年)四年的時間,共冒領了朝廷90萬兩左右的軍餉。

                  這個數據讓碼字的有兩個疑問。

                  第一:時間問題。

                  為何只從天啟四年算起?

                  東江鎮建立應該是天啟二年的事情,這追究的時間明顯只是追究了閹黨執政時期毛大帥的冒領軍餉。看來畢竟執政的都是所謂東林人士,追究起來很多當事人現在正在朝為官,因此貓蓋屎般地遮掩過去。

                  對此崇禎應該是心知肚明卻并沒深究。

                  第二:數量問題。

                  關于毛文龍東江鎮領了多少軍餉這個一直為毛文龍辯護的文章都是引用的一篇御史文章,碼字的記不清具體數字了九年大概是120萬兩左右。

                  可是戶部算下來四年間毛大帥就要退還90萬兩,碼字的前面說過了魏公公對欠餉是頗有心得的,欠的部分戶部不可能要毛大帥退的,24萬兩一年的正常軍餉也不可能要毛大帥退。也就是說四年間毛大帥領到的軍餉應該是185萬兩左右,一年大概46-47萬兩。

                  魏忠賢對自己人還是很大方的,至少不會餓著他們

                  不愧是閹黨自己人,比起一年70萬兩的標準也就欠發了不到四成比遼東其它地方好不少了。

                  咦?這不就是袁崇煥給東江軍請求的軍餉數量嗎?

                  標簽:

                  上一篇:環球快訊:不到一天時間,三名恒大舊將迪亞曼蒂、高拉特、黃博文先后退役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