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 詳情

                  《THE FIRST SLAM DUNK》,才不是青春的終章!_動態焦點

                  2023-04-24 10:29:15來源:嗶哩嗶哩

                  “全國大賽見!”約定說了27年,終于在2023年的春天跟我們見面了!

                  首日去看了中午場,周六去看了IMAX日語版和國語版。影院人不算多,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他們給孩子的講解中,我忽然意識到,他們那樣年輕,以至于沒看過完整的漫畫、不熟悉人物關系、不知道這一戰的意義,不明白為什么宮城良太成為主角,那些漫畫或動畫里埋下的小小細節,在巨大的銀幕上展現出來,忽然撞擊成青春里不堪攀爬的時間之梯:原來,從最開始看到《灌籃高手》漫畫算起,已經過去了30年。


                  【資料圖】

                  差不多30年前,日本動畫、漫畫涌入國內,每天晚上六點左右的動畫檔充滿了《圣斗士》、《灌籃高手》等日本動畫,書攤上也賣盜版漫畫,紙張和印刷居然還不錯,5元左右一本,沒有出完,出一本,買一本。到了全國大賽階段,盜版的質量出奇地差,價錢也漲了,井上雄彥的畫風較之前更為寫實,所以同學看我買那薄薄的冊子,問:“這東西有什么好,畫得這么難看?”我想說的很多,但最后其實也沒有說什么。現在,他們大概都在忙著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及一部三十年前的動畫走進全國院線,而我興沖沖地坐在電影院里,一遍又一遍懷念彼時的青春。

                  回想那時,似乎關注籃球也是從《灌籃高手》開始的,看NBA,甚至也看CBA,能記得一些球員的名字,為他們的驚才絕艷驚嘆、歡呼,然后轉過頭,還是喜歡《灌籃高手》,因為那里,紅頭發的莽撞少年正慢慢從門外漢變成籃板王,他的身邊,有一群性格各異的少年為了熱愛與夢想竭盡全力。那是我們理想的青春的樣子,所以,誰不愛《灌籃高手》呢?

                  《灌籃高手》,最早我們叫《籃球飛人》,前幾卷的時候,井上的風格還顯得稚嫩,分鏡緊湊,印象里大約翔陽之后開始大開大合,劇情節奏也更為快速。及全國大賽豐玉之后,畫風愈發寫實,人物開始變得有點“丑”。這一時期是井上雄彥風格轉變的重要時期,到后來《零秒出手》《real》之類的,都能看到此時畫風變化的影子。《浪客行》后,井上雄彥的漫畫作品可直接稱為“藝術”。

                  《THE FIRST SLAM DUNK》是井上雄彥原著、編劇、導演的作品,簡而言之,是一部作者個人風格貫徹得非常徹底的作品。故事以宮城良太的視角展開,從最開始家里遭逢變故,到失去信賴的兄長,到與母親發生沖突,全家自沖繩搬至神奈川,這部分回憶都穿插在與山王工業對戰的第一節完成。隨后,宮城良太在學校里被欺負和孤立,偶遇初中的三井,升上高中在隊伍里被前輩嘲諷,在跟三井打架事件后,他的回憶告一段落。影片后半段集中在湘北對山王的下半場比賽,劇情節奏激烈快速,強大的山王一次次將湘北逼至絕境,而湘北在自身狀況百出的情況下,每一位球員又都隨著與對手全身心的對決,解開了自己的心結,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井上雄彥是大膽的。他拋開了多年前便成為經典的《灌籃高手》TV版的全部元素,電影畫面采用了三渲二技術,而非原本的二維畫面,這使得人物形體變得真實飽滿,動作緊致流暢,有力量感,搭配簡約的寫實風格,使觀眾在觀看比賽時有了身臨其境的體驗。聲優方面,全面替換了TV版的明星聲優,啟用了新一代的聲優陣容,就結果來說,并沒有太強的違和感。音樂方面,TV版的ost、OP、ED全部沒用,而是使用了更有力量的搖滾風格音樂,節奏激昂,情緒飽滿,在比賽中響起,將每一次攻防都推向小高潮。這是一場盛大的狂歡,不僅是對觀眾,更是對作者井上雄彥。拋棄已經完美的創作藍本,拋棄大量情懷向細節,拋棄成熟的表達形式,一切從頭來,這很難,但更讓人雀躍。人們都愛“新”的東西,對這部三十年前的作品,哪怕情懷再多,重復過去也只會讓人失望。新的形式,加入新的故事,把舊人物全新的心路歷程展示出來,這在劇場版這個體量里是極為合宜的。《灌籃高手》TV版雖然以櫻木花道為主角展開,但它更像是一部群像作品,無論湘北籃球隊還是陵南、海南、翔陽、山王,都有非常出色的人物讓人念念不忘。這是井上雄彥的能力,也是長篇連載的篇幅足夠充裕。而劇場版只有2個小時,沒有讓少年從一張白紙長成王者的敘事時間,只能把團隊里留白最多的人物拿出來,從他的視角切入,展示隊伍的成長。

                  為什么是宮城良太?

                  首先,宮城良太是個承上啟下的人物。他入隊時,赤木長他一屆,大中鋒的能力深得他的信賴,三井當時雖離開球隊,但后期與他發生沖突而產生了強關聯,櫻木入隊后與宮城關系也較好。這場比賽后,宮城良太成為了湘北的隊長,這在比賽中已有體現。

                  其次,宮城良太的性格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赤木耿介剛直,面對問題不會回環,而是直接采取措施解決,這會降低故事的戲劇性。三井壽是時隔兩年返回隊伍里的,與許多人算不上熟悉,井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講他過去的故事,人物弧光在TV版時也已經拉滿,剩余可挖掘的內容不夠豐富。而櫻木花道和流川楓,人物形象相對標簽化,沖勁和爆發力強勁,但不夠細膩,櫻木還算是門外漢,流川盡管有大局觀,但更愿意自己猛沖,作為正在成長中的人物,并不具有成熟穩重的性格和俯視全局的宏觀視角。而宮城良太活潑隨性,又細膩真誠,他敏銳,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他強悍,但又把自己隱藏在隊友的強大中,他成熟,熟悉隊友的特點并善于利用,對對手的漏洞毫不留情,甚至能掌控整場比賽的節奏,卻并不以此自滿——實在像家里容易被忽視又過分懂事的次子。

                  再次,宮城良太是個頂級球員。盡管沒有明確地喊出“天才”,但他以1.68的身高硬抗神奈川縣各個強隊的最強后衛,甚至在山王比賽中,頂著全國最強后衛的壓力,像個靈活的軸承,推動湘北隊高速運轉。縣內預選賽前,晴子在對櫻木數湘北隊伍中的強人時,第二個算的就是宮城良太。這樣的人物特別適合做場上的解說員,讓牧、仙道等解說型人物消失,他能夠把握場上的局勢,對對手不會恐懼或卑微,而是積極地分析對手、尋找解決的策略,這種“平視”帶來的“跳出型”視角,十分適合做劇場版這種長度的作品的主人公。

                  最后,“戲”在戲外。《灌籃高手》劇場版的戲表面上是看湘北對陣山王工業如何致勝,但實際上,這部作品最為精彩的是在比賽中各人的成長。赤木不再迷茫、三井找到自我、流川開始為隊友打掩護、櫻木宣告自己真正的熱愛,如果沒有這些人物的成長,那么那些讓人喘不上氣來的進球就不會那么有力量。讓觀眾“共情”為成為湘北的一員,看場上的五人奮發拼搏、熱血沸騰,并不是因為他們在進球,而是因為進球的是他們。這其中,宮城良太的成長過于沉重,“開局死個人”雖然是我們常常戲謔的創作手段,但作為日常運動作品,“死亡”其實非常遙遠(上杉和也開始攻擊我),最離譜也就是打架。但宮城良太兄長的死亡,讓他陷入“只有籃球”的孤獨里,與家人的別別扭扭、與同學的互不順眼、與隊友的種種嫌隙,其實都是這種“孤獨”的折射。但同樣的,他也在“孤獨”的籃球里得到了強大的實力,收獲了隊友的信賴和依仗,他才終于能鼓起勇氣向母親遞上兄長的遺物,讓堅冰融化、心結開解。這是通過“籃球”和“比賽”得到的,是成長給予的勇氣,是成績給予的證明,是屬于宮城良太的“成長”。在柔和舒緩的畫面里,這種“成長”異常動人。

                  影片保留了很多漫畫的細節,算是對老粉絲的“彩蛋”,但又有什么能比那次世紀的擊掌更加動人呢?在影片的高潮,比賽行將結束,山王全力攻防下,畫面褪去顏色、音樂悄然消失,影廳里回蕩的呼吸聲和心跳聲,甚至分不出來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井上雄彥以漫畫的效果線和飛速切換的鏡頭展示山王迅捷猛烈,湘北命懸一線,畫面和人物變成空白,而彩色的櫻木仿佛救世主一般出現在線稿流川的視野里,零秒,出手,三井壽永遠也聽不膩的籃球落入籃筐的聲音沒有出現,那一刻的激情留給了流川和櫻木的擊掌——“死對頭”的合作換來了勝利,這也是人物預期所帶來的巨大情感落差——井上對這部分的處理堪稱絕妙。

                  曾經以為,走進電影院,陪伴湘北隊打完這場“終焉之戰”,是對青春最盛大的告別。可好的作品卻不僅僅會為觀眾提供感念傷懷的情緒,它所帶來的不是慨嘆青春已逝,一去不回,而是傳遞一種力量,只要還不放棄,比賽就沒有結束,只要繼續拼搏,勝利就會到來。無論再走進電影院多少次,我都知道,我不是來祭奠我的青春,而是來看看充盈整個年少時光的老朋友們怎樣絕境反擊、獲得勝利,而后,我帶著他們的熱血、激情和驕傲,昂首走向屬于我的人生。

                  感謝井上雄彥不肯重復自己,而是傾盡全力貢獻了一部全新的《灌籃高手》,無論從什么角度看,井上雄彥才是真正的“天才”呀!

                  標簽:

                  上一篇:六安酒店設計:精品酒店走廊設計要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